任务13.2 胎衣不下
学习目标
1.会诊断胎衣不下。
2.会治疗胎衣不下。
3.会手术剥离胎衣不下。
家畜在分娩以后,胎衣在正常时间范围内未能排出,称为胎衣不下,也称为胎衣滞留。各种动物产后胎衣正常排出的时间为:马1.5 h,牛12 h,羊4 h,猪1 h以内。牛发病率高,特别是奶牛,其次是马和山羊,猪犬很少发生单一胎衣不下。
【病因】
引起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但直接的原因不外以下几种。
1.产后子宫收缩无力 怀孕后期劳役过度,或运动不足;饲料中缺乏矿物质、维生素;年老体弱、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等导致子宫收缩无力,引起胎衣不下。
2.胎盘的炎症 由于子宫内膜或胎膜发生炎症,使母体胎盘与胎儿胎盘之间发炎,而导致粘连。此外,患布氏杆菌病、结核等疾病的过程中,往往引起胎衣不下。
3.胎盘充血水肿 在分娩过程中,子宫异常强烈收缩或脐带血管关闭太快会引起胎盘充血,胎儿胎盘毛细血管的表面积增加,胎盘组织之间持续紧密连接,不易分离。
4.其他原因 畜群结构,季节;遗传因素;饲养管理失宜;激素紊乱等因素均可导致胎衣不下。
【症状】
胎衣不下分为部分不下及全部不下两种。
胎衣全部不下时,可见由阴门脱出部分胎衣,或全部停滞于子宫内。病畜拱背,频频努责。滞留的胎衣经1~2 d发生腐败,腐败的胎衣碎片随恶露排出,腐败分解产物经子宫吸收后可发生全身中毒症状,即食欲及反刍减退或停止,体温升高,奶量剧减,瘤胃弛缓。部分胎衣不下的病例,可并发子宫内膜炎或败血症。
胎衣部分不下,即胎衣的大部分已经排出,只有一部分或个别胎儿胎盘残留在子宫内。将脱落不久的胎衣摊开在地面上,仔细观察胎衣破裂处的边缘及其血管断端能否吻合以及子叶有无缺失,可以查出是否发生胎衣部分不下。
马产后半天常有全身症状,腹痛不安,精神沉郁,食欲降低,体温升高,脉搏呼吸加快。若努责剧烈,可能发生子宫脱出。
山羊对胎衣不下耐受性小,全身症状严重,病程急骤,常继发败血症而死亡。
猪的胎衣不下多为部分不下,并且多位于子宫角最前端,触诊不易发现。患猪表现出不安,体温升高,食欲降低,泌乳减少,喜喝水。阴门内流出红褐色液体,内含胎衣碎片。及早发现胎衣不下,产后须检查排出的胎衣上的脐带断端数目是否与胎儿数目相符。
犬很少发生胎衣不下,小品种犬偶尔发生,犬在分娩的第二产程排出黑绿色液体;待胎衣排出后很快转变为排出血红色液体。如果狗在产后12 h内持续排出黑绿色液体,就应怀疑发生了胎衣不下。如12~24 h胎衣没有排出,就会发生急性子宫炎,出现中毒性全身症状。
【预后】
牛胎衣不下一般预后良好。虽然多数牛胎衣腐败分解以后会自行排尽,但也常常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等影响以后的怀孕。死亡率为1%~4%。故对牛的胎衣不下应当十分重视。在猪也须注意治疗,否则因为泌乳不足,仔猪的发育也受到影响,而且胎衣不下引起子宫内膜炎,以后不易受孕。山羊可能继发脓性子宫内膜炎及败血病。
【治疗】
本病治疗原则是,促进子宫收缩和胎衣排出,防止胎衣腐败吸收;抗菌消炎。根据动物种类的不同及胎衣停滞的时间,可采取药物排出、手术剥离等措施。一般来说早期手术剥离较为安全可靠。
1.药物疗法 其目的在于促进子宫收缩,使胎儿的胎盘与母体胎盘分离,促进胎衣排出。
(1)促进子宫收缩。可肌内或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马、牛50~80 IU,猪、羊5~10 IU,犬、猫5~30IU,2 h后重复注射1次;或麦角新碱、5%~10%氯化钠溶液、氯前列烯醇等药物进行治疗。
(2)预防胎盘腐败及感染。可及早用消毒药液如0.1%雷夫奴尔或0.1%高锰酸钾冲洗子宫,并向子宫黏膜与胎膜之间放入金霉素胶囊5~10粒或其他抗生素类药物,每日冲洗1~2次直至胎盘碎片完全排出。
牛灌服羊水300 mL,也可促进子宫收缩,灌服后经4~6 h胎衣即可排出,否则重复灌服1次。
为了促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分离,可向子宫黏膜与胎膜之间注入5%~10%氯化钠溶液3000 mL,猪、羊等小动物减量。
在胎衣不下的早期,可以肌内注射抗生素。如果出现全身症状时,如体温升高产道出现坏死等,增大剂量,改为静注,配合应用支持疗法。
2.手术剥离
(1)术前准备。病畜取前高后低站立保定,尾巴缠尾绷带拉向一侧,用0.1%新洁尔灭溶液洗涤外阴部及露在外面的胎膜。向子宫内注入5%~10%的氯化钠溶液2000~3000 mL,如果母畜努责剧烈可行腰荐间隙硬膜外腔麻醉。术者按常规准备,戴长臂手套并涂灭菌润滑剂。
(2)手术方法。
a.牛的剥离方法:先用左手握住外露的胎衣并轻轻向外拉紧,右手沿胎膜表面伸入子宫内,探查胎衣与子宫壁结合的状态,而后由近及远逐渐螺旋前进,分离母子胎盘。剥离时用中指和食指夹住子叶基部,用拇指推压子叶顶部,将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分离开来。剥离子宫角尖端的胎盘比较困难,这时可轻拉胎衣,再将手伸向前方迅速抓住尚未脱离的胎盘,即可较顺利的剥离。在剥离时,切勿用力牵拉子叶,否则会将子叶拉断,造成子宫壁损伤,引起出血,而危及母畜生命安全(图13.1)。
图13.1 牛胎衣剥离术式图
1—绒毛膜;2—子宫;3—已剥离的胎儿胎盘;4—宫阜
(a)~(e)示胎衣剥离术式的顺序
b.马的剥离方法:马对胎衣的腐败分解产物很敏感,容易引起中毒,所以在分娩后,经过2 h胎衣没有排出即应着手剥离。剥离的方法是用两手握住露出的胎衣,逐渐拉紧向外将胎衣拉出来。
(3)子宫清洗。胎衣剥完之后,子宫内尚存有胎盘碎片及腐败液体,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0.1%雷夫奴尔溶液冲洗子宫,待完全排出后,再向子宫内注入抗生素类药物,以防子宫内感染。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给予怀孕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饲料,妊娠后期的增加运动量和光。对有胎衣不下病史的动物补糖、补钙。产后注射催产素对胎衣不下有一定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