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闹羊花中毒
2025年10月13日
5.4.2 闹羊花中毒
闹羊花也称羊踯躅,别名黄杜鹃、老虎花等(图5.2),属山地自生的灌木。
闹羊花中毒时因动物采食闹羊花的嫩叶或花引起的中毒病。临床以泡沫性流涎,呕吐,共济失调等为特征,主要发生于羊、马、牛,猪也有发生。
【病因】
放牧过程中,家畜采食闹羊花的嫩叶或花,或收割的牧草中混有闹羊花而引起中毒。
闹羊花的叶和花中含有梫木毒素和石楠素等。这些毒素具有减慢心率,降低血压,麻醉和致呕吐的作用。
【症状】
临床以急性中毒多见,采食后4~5 h发病。
1.消化机能紊乱 首先表现泡沫状流涎,剧烈呕吐,呈喷射状,腹痛不安,拉稀,胃肠音增强,猪常磨牙。
图5.2 闹羊花
2.神经症状 精神沉郁或兴奋,四肢叉开,步态不稳,重者四肢麻痹,卧地不起,昏迷。
3.循环机能障碍 心律不齐,脉搏不整,心跳减慢(30~50次/min),血压降低。
【诊断】
根据采食闹羊花的病史及剧烈呕吐,运动失调等典型临床症状可以确诊。
【防治】
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针对呕吐,可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1 mg/mL),牛、马10~20 mL和10%樟脑磺酸钠注射液15~20 mL,分别皮下注射,1日2次,效果良好。重症可配合静注氯化钙和补液。
每天放牧前给羊灌服5 g活性炭,可有效预防。
图5.3 毒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