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 蹄底创伤

10.5.1 蹄底创伤

蹄底创伤即尖锐物体造成的蹄真皮的损伤,包括蹄钉伤及蹄底刺创。蹄底创伤常伴有出血,往往引起化脓感染,也可并发破伤风。本病多发生于大家畜。

【病因】

钉伤是装蹄时下钉不当引起,如蹄钉直接刺入蹄真皮(直接钉伤)或钉身靠近、弯曲压迫蹄真皮(间接钉伤)等。

蹄底刺创是铁钉、铁丝、气碎铁片、飞茬子等尖锐物体刺入蹄底或蹄叉,损伤深部组织所致。轻则损伤蹄底或蹄叉真皮,重则导致蹄骨、屈腱、籽骨滑膜囊的损伤。

【症状】

直接钉伤的病畜即呈疼痛不安,患肢挛缩拔出蹄钉后,可从钉孔流出血液,有时钉尖带血。间接钉伤常在装蹄后2~3 d(个别可长达月余)患肢站立时呈蹄尖着地,系部直立,有时表现挛缩,运动时呈中等度支跛,患肢疼痛挛缩,有时可压出污秽黑色液体,蹄温升高。

蹄底刺创常在运动中突然发生支跛,如果刺伤部位是在蹄踵,运步时即蹄尖先着地,同时球节下沉不充分,从蹄叉体或蹄踵垂直刺入深部的刺创,可使蹄深层发炎、蹄枕化脓、蹄骨的屈腱附着部发炎,继发远籽骨滑液囊及蹄关节的化脓性炎症,患肢出现高度支跛。蹄叉中、侧沟及其附近发生刺创,不易发现刺入孔,约2周后炎症即在蹄底与真皮间扩展,可从蹄球部自溃排脓。

【治疗】

治疗原则是除去蹄钉和刺伤物,防止感染,加强护理

除去刺入异物,并注意刺入物有无折损。如果刺入部位不明确,可进行压诊、打诊,以切削患部的蹄底或蹄叉以利确诊。对于刺入孔,用蹄刀扩大创口,用3%过氧化氢溶液注洗创内。注入碘酊或青霉素、盐酸普鲁卡因溶液,填塞灭菌纱布块,涂松馏油。然后敷以纱布棉垫,包扎蹄绷带。排脓停止及疼痛消退后,装以铁板蹄铁保护患部。

如并发全身症状,应施行抗生素疗法或磺胺类药物疗法。应注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预防】

要注意厩舍、养马场及装蹄场的清洁卫生。应合理装蹄,蹄底、蹄叉不宜过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