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 乳房浮肿
乳房浮肿也称乳房浆液性水肿,以乳腺间质组织液过量为特征,是开始泌乳以前,由于乳房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淤滞引起的,此病开始发生于分娩前1周左右,有的发生在分娩数日之后。多见于高产奶牛、奶羊。
本病可以导致产奶量降低,严重的可以永久性乳房韧带和组织损伤,使乳房下垂,并诱发乳房皮肤病和乳房炎。
【病因】
(1)生理性乳房浮肿。各种动物的乳房在分娩之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性浮肿,这主要是由于主动性充血和静脉回流受阻而瘀血。静脉性瘀血是由骨盆腔大动静和乳静脉被胎儿压迫所致。
(2)由于妊娠期间血液蛋白质和血浆蛋白水平降低,胶体渗透压降低所致。
(3)血液中雌性激素和血钾升高,以及低镁血症有关。
(4)与产奶量有相关,一般产奶量越高,乳房浮肿的发病就越高。还与运动不足有关。
【症状】
本病无明显全身症状,只限于乳房,乳房的皮下和间质发生水肿,乳房下半部更明显。乳房呈现皮下浸润性肿胀,乳房皮肤紧张,发红光亮,无热无痛,指压留有指印,时间稍长皮肤增厚,变硬。有的病区的温度(体表温度)比正常区域温度要低一点,感觉要凉一些。
较严重的浮肿,可以波及乳房基前端,会阴部、下腹部及四肢上端,经过1~2周自行康复,少数乳房皮肤坏死或继发性浆液性乳房炎。
【治疗】
为了促进水肿消退,适当加强运动,适当减少饲喂多汁饲料,并减少饮水,轻度的乳房浮肿可以热敷,每日给乳房做数次按摩,自上而下按摩效果较好,同时增加挤奶次数。大部分病例可以自然消退,不需要治疗。
严重病例,可以涂擦弱刺激诱导药物,如樟脑软膏,碘软膏、鱼石脂软膏、松节油等。并注射醋酸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和服用利尿药,如氢氯噻嗪、氯噻嗪或氯地孕酮和缓泻药。还可注射速尿(呋喃苯胺酸),2次/d,连用3d。
【预防】
对妊娠后期的母畜每天进行观察,当乳房增大时,应每日触摸2次,如果发现乳房变硬或肿胀,应每天挤奶2~3次。同时减少多汁饲料的饲喂量,适当限制饮水和适当运动。奶畜一般可在产前一周开始挤奶。
对妊娠后期的日粮进行调控,一般没有什么效果。不应减少精料和蛋白质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