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1 喹乙醇中毒
喹乙醇是一种畜禽专用的广谱抗菌药,少量应用可促进畜禽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但畜禽中毒也常有发生,尤其是家禽和猪。
【病因】
防治疾病时,用药量过大,是造成本病的主要原因。
(1)当作饲料添加剂应用时计算不准确、混合不均。
(2)误将喹乙醇当成土霉素使用。
(3)重复用药。有的饲料和兽药(如复方禽菌灵)中含有喹乙醇,鸡发病再用喹乙醇治疗,即可发生中毒。
(4)随意加大剂量。喹乙醇在防治细菌性疾病时治疗量为50 mg/kg饲料,每天1次,连用3 d。预防量为每千克饲料添加25~35 mg,连用5~7 d后,如需要再用,则应先停药3~5 d。盲目增大剂量或使用时间过长常引起中毒。
(5)用药方式错误。该药在水中几乎不溶,使喹乙醇饮水投药时,部分药物沉积水底导致部分鸡中毒。
【症状及病理变化】
1.鸡 厌食,大量喝水。冠及肉髯发绀,初期有白色水泡,1~2d后,水泡破溃,冠髯呈青紫色,后期坏死、干枯。粪便先干后稀,呈酱油状。羽毛松乱,排黄绿色稀粪,行走摇晃或瘫卧,有时呈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蛋鸡产蛋量急剧下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降低。剖检以全身出血为特征,血凝不良。
2.猪 皮肤充血,全身呈红色,耳根及背中线两侧出现黄豆大的水泡,水泡易破裂流出液体,最后结痂。
【诊断】
根据用药史、临床观察及剖检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容易作出诊断。用可疑剩余饲料喂少量健康鸡复制出相同病例,也是诊断手段之一。
【治疗】
目前无特效解毒药物。发生中毒后应立即停喂可疑饲料、饮水或药物,适当增加5%葡萄糖水和服用维生素C以促进肾的排泄和肝的解毒功能,有一定效果。同时在饲料中补充维生素K和复合维生素B,治疗效果更好。
【预防】
关键在于预防。应严格掌握用药量和连续用药时间,鸡预防量为25~35 mg/kg饲料,治疗量为50~100 mg/kg饲料,超过125 mg/kg即可中毒。连续用药3 d后停用7 d,混合要均匀。对所用饲料及添加剂、药物等都应充分了解其成分,避免重复用药。产蛋鸡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