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日射病及热射病

3.3.2 日射病及热射病

日射病和热射病是由于急热应激引起的体温调节机能障碍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日射病是头部持续受到强烈的日光照射而引起脑膜充血,脑实质的急性病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严重障碍性疾病。热射病是动物所处的外界环境气温高,湿度大,动物新陈代谢旺盛,产热多,散热少,体内积热而引起的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的疾病。临床上日射病和热射病称为中暑。各种动物均可发病。

【病因】

在高温天气和强烈阳光下使役、驱赶和奔跑;通风不良,拥挤,温度高、湿度大的环境中使役繁重,闷热密闭的车、船运输等是引起本病的常见原因。家畜体质衰弱,心脏功能、呼吸功能不全,代谢机能紊乱,出汗过多,饮水不足,缺乏食盐,都易促使本病的发生。

【发病机理】

日射病是强烈日光持续照射家畜头部,日光中紫外线直接作用于脑膜及脑组织引起头部血管扩张,脑及脑膜充血,颅内压增高,影响中枢神经调节功能,导致神志异常。病畜表现头部温度和体温急剧升高;新陈代谢异常,导致自体中毒。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着动态平衡,如果外界温度则通过出汗和加快呼吸以散热,但在外温高,空气湿度大或空气不能流通的情况下,体热因不易放散而蓄积以致家畜机体过热,引起中枢神经机能紊乱,血液循环和呼吸机能障碍而导致热射病。

【症状】

1.日射病 常突然发生,病初,动物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步态不稳,共济失调,突然倒地,四肢做游泳样运动,眼球突出,有时全身出汗,心力衰竭,静脉怒张,呼吸急促。后期出现结膜发绀,皮肤、角膜、肛门反射减退或消失,腱反射亢进,常发生剧烈的痉挛或抽搐而迅速死亡,也有动物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2.热射病 突然发病,体温急剧升高42℃以上,皮温灼手,全身出汗。心悸,脉搏疾速,每分钟可达百次以上。眼结膜充血,瞳孔扩大或缩小。呼吸高度困难,频率加快,舌伸于口外,张口喘气;白毛动物全身通红。后期病畜站立不动或倒地,四肢划动,继而呈昏迷状态,意识丧失,呼吸浅而疾速,结膜发绀,血液黏稠,口吐白沫;常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资料和体温急剧升高,心肺机能障碍和倒地昏迷等临床特征,容易确诊。

【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促进机体散热和缓解心肺机能障碍,纠正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紊乱。

1.消除病因,降温 应立即停止使役,将病畜移至荫凉通风处,避免光、声的刺激,保持安静。用冷水浇洒全身,或用冷水灌肠,还可在头部放置冰袋,也可用酒精擦拭体表。

病情严重,体质较好者可泻血1000~2000 mL(大动物),同时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以促进机体散热。

2.强心镇静、补液解毒 可皮下注射20%安钠咖等强心剂20~30 mL,或洋地黄制剂。为防止肺水肿,静脉注射地塞米松0.5~1 mg/kg体重。对脱水严重动物,可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若确诊病畜已出现酸中毒,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100~500 mL。小动物酌情考虑。

3.中兽医疗法 中兽医称牛中暑为发痧,以清热解暑为治则,方用“清暑香薷汤”加减:香薷25 g,薷香、青蒿、佩兰叶、炙杏仁、知母、陈皮各30 g,滑石(布包先煎)90 g,石膏(先煎)150 g,水煎服。

【预防】

本病是家畜的一种重剧性疾病,病情发展急剧,死亡率高。所以,在炎热的季节,必须做好饲养管理和防暑降温工作,保证家畜健康。制定牛、马、猪、羊和家禽的饲养管理制度,特别是对役牛和役马,应经常锻炼其耐热能力。为使家畜在炎热的季节不中暑,畜舍要通风凉爽,防止潮湿、闷热和拥挤。同时注意补喂食盐和饮水。大群家畜徒步或车船运送,应做好各项防暑和急救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