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 灭鼠药中毒
灭鼠药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有安妥、磷化锌、敌鼠钠及有机磷、有机氟制剂等。畜禽可因误食毒饵、被鼠药污染的饲料或食入灭鼠药中毒的鼠尸而发生急性中毒。因此,凡毒鼠药物均应妥善保管,死毒鼠应及时收集深埋,以免引起家畜中毒。鼠药中毒多见于犬、猫、猪、禽。
【磷化锌中毒】
磷化锌为剧毒灭鼠药,灰色粉末,有显著蒜味,不溶于水。
磷化锌在胃酸的作用下,分解为剧毒的磷化氢,刺激胃肠黏膜,引起重度胃肠炎。动物表现剧烈呕吐和腹痛,腹泻,呕吐物和粪便带血、有蒜臭味,在黑暗处可见磷光,这是磷化锌中毒的特征之一。口腔及咽、喉黏膜可出现糜烂,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共济失调,呼吸困难,血尿,肌肉痉挛,最终虚脱死亡。病程多为1~3d。剖检特征为肺水肿、充血及胸腔有渗出液,胃内容物有蒜臭味。
治疗方案为:
(1)排除和破坏毒物。灌服2%硫酸铜溶液,猪20~50 mL,犬、猫5~10 mL,既可催吐,也能与磷化锌结合,形成无毒的磷化铜。或用0.1%高锰酸钾反复洗胃,直至洗出物无蒜臭味,然后内服硫酸钠缓泻,猪50~100 g,犬、猫10~20 g(配成8%溶液),禁用油类泻剂。
(2)强心补液、保肝止渗。用25%葡萄糖、10%氯化钙、10%安钠咖静脉注射。
(3)鸡中毒可迅速切开嗉囊,取出有毒内容物,效果较好。
(4)犬、猫中毒也可及时取白糖50~100 g,加水灌服。
【敌鼠钠中毒】
敌鼠钠是抗凝血类灭鼠剂,无腐蚀性,作用迟缓。对人畜毒性低,是目前推广使用的常见毒鼠药之一。
敌鼠钠杀鼠和中毒的机理是抑制肝脏合成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影响凝血酶原合成和致凝血时间延长,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导致机体毛细血管广泛性出血。一般在中毒后2~3d发病。呕吐、腹泻,不吃,便中带血和黏液。可视黏膜苍白,有出血斑点,有时排血尿,皮肤有紫斑。呼吸迫促时黏膜发绀,四肢末端发凉,后期口鼻出血,卧地挣扎,终因窒息死亡。剖检以全身严重出血为特点。
治疗方案为:
(1)急性中毒应尽快催吐、洗胃和导泻。用0.1%高锰酸钾洗胃,再灌服8%硫酸钠。
(2)维生素K1为敌鼠钠中毒的特效药物。肌内注射,每次用量:犬5 mg/kg,猫2.5~5 mg/kg,每日2次,连续5~7 d。后改用维生素K1口服。同时用足量的维生素C,溶于5%葡萄糖液中静脉注射。
抗凝血灭鼠剂分为香豆素类(如杀鼠灵、溴敌隆、大隆等)和茚满二酮类(如敌鼠、敌鼠钠盐等),它们的中毒机理、中毒症状、急救治疗均与敌鼠钠相同。
【安妥中毒】
安妥(甲奈硫脲)毒性较磷化锌小,纯品为白色结晶,商品为灰色粉剂,常按2%比例配成毒饵灭鼠。但犬、猫、猪较为敏感。各种动物的口服致死量为(每千克体重):猪20~50mg,犬10~40 mg,猫75~100 mg,家禽2500~5000 mg。安妥可引起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导致肺水肿。
畜禽中毒的特征为严重呼吸困难。流涎呕吐,体温偏低,鼻孔流带血色的泡沫状液体,咳嗽,听诊肺部有明显湿啰音,心跳快,心音混浊。有明显神经症状,兴奋不安,怪声嚎叫,倒地后挣扎死亡。剖检以肺水肿为主。
治疗方案为:
(1)催吐或洗胃、缓泻。
(2)制止渗出,缓解肺水肿。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也可用渗透性利尿剂如50%葡萄糖溶液和甘露醇。
(3)皮下注射地塞米松、维生素C可减少气管分泌,增强抗休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