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 笼养蛋鸡疲劳症
笼养蛋鸡疲劳症是一种营养紊乱性骨骼疾病,又称为蛋鸡猝死症、青年母鸡病,主要危害年轻的高产鸡群,初开产鸡群产蛋率在20%~60%时死亡较多。
【病因】
到目前为止,本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但以下一些因素可能与其有关:
(1)一般认为,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钙、磷缺乏或二者比例失调是此病的直接原因。
(2)可能和缺乏运动有关。如育雏、育成期笼养,或上笼过早,笼内密度过大,鸡的运动不足造成骨骼发育不良和体质较弱而易发该病。
(3)此外,如一些寄生虫病、中毒病、管理的原因以及遗传因素也能导致发病。
(4)夏季的热应激也是本病的诱因。
【症状】
急性的往往在第二天早晨喂料时发现前一天健康的鸡死亡。死亡率和高产成正比。死亡鸡多见泄殖腔突出、充血。
慢性病鸡瘫在笼子里,颈、翅、腿软弱无力,负重时呈弓形或以飞节和尾部支撑身体,如企鹅状。站立困难,脱水、体重下降。病初产软壳蛋、薄壳蛋,鸡蛋的破损率增加,但食欲、精神均无明显变化。易骨折,胸骨软、变形;蛋黄大,蛋清稀薄,种蛋孵化率低。若能及时发现病鸡,可从笼中取出放养,当产下鸡蛋后即可恢复。
【病理变化】
死鸡口内有黏液,肺脏充血水肿,心肌松弛。腺胃黏膜溃疡,柔软,变薄,腺胃乳头平坦且可挤出黄褐色液体,有时腺胃壁(多在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现穿孔。卵泡充血、出血,大小正常。输卵管黏膜干燥,在子宫部常有一枚未产出的硬壳蛋。泄殖腔黏膜出血。肝脏有浅黄白色条纹,有小的出血点。肠道出血,肠内容物呈灰白或黑褐色。
【治疗】
发现病鸡时,及时从笼中挑出,放在地面平养,补充骨粉或粗颗粒碳酸钙,让鸡自由采食,病鸡1周内即可康复。对于血钙低的同群鸡,在饲料中再添加2%~3%的粗颗粒碳酸钙,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000 IU的维生素D3,经过2~3周,鸡群的血钙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但仍需继续补充粗颗粒碳酸钙和维生素D3,持续1个月左右。如果病情发现较晚,一般20 d左右才能康复,个别病情严重的瘫痪病鸡可能会死亡。
【预防】
本病应从饲养管理和营养上采取相应措施。
合理调整鸡群密度,育雏即育成期应及时分群。在炎热的天气,给鸡饮用凉水,在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防止热应激。做好鸡舍内的通风降温工作。每天早起观察鸡群,以便及时发现病鸡,及时采取措施。按照鸡龄适时换料,一般在开产前两周开始用预产料,当产蛋率达到5%~10%时换成高峰料。在夜间稍增加光照,使光照时间在鸡高产期达16 h,光照强度10 lx。
保证全价营养,使育成鸡成熟时达到最佳的体重和体况。笼养高产蛋鸡饲料中钙的含量不要低于3.5%,并保证适宜的钙磷比例,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维生素D 2000 IU以上。当发现产软壳蛋时就应做血钙的检验。合理确定日粮比例,使日粮钙含量不低于3%,钙磷比例控制在1.4∶1左右。防制肠道疾病,尽量不用能络合钙的土霉素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