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 硒中毒

5.6.2 硒中毒

硒中毒是动物摄入过量的硒而发生的急性或慢性中毒病。急性中毒以腹痛、呼吸困难和运动失调为特征。慢性中毒以脱毛、蹄壳变形、蹄脱落为特征。各种动物均可发生。

【病因】

日粮中硒含量5 mg/kg即可出现明显的中毒现象,动物对硒的最大耐受量为2 mg/kg。

(1)土壤含硒量过高,使当地植物中含硒量较高。我国只有两个富硒地区,一是湖北恩施州;二是陕西紫阳县部分地区。

(2)采食富含硒的植物,如黄芪、紫云英等。

(3)防治硒缺乏症时硒用量过大或在饲料添加时混合不匀造成中毒。据报道,有人为防羊拉稀自配亚硒酸钠溶液给羊注射,造成羊只大量死亡。

【症状】

1.急性中毒 运动失调,肌肉震颤,腹痛,胃肠臌气,心跳快,呼吸困难,鼻孔有泡沫,黏膜发绀,终因呼吸衰竭死亡。

2.亚急性 又称“蹒跚病”或“瞎撞病”。主要是家畜较长时间采食高硒植物或谷物而发生的中毒。初期视力下降,盲目游荡,不避障碍,食欲减退。进一步发展,视力更差,步态蹒跚,体温下降,喉、舌麻痹,吞咽障碍。终因呼吸衰竭死亡。中毒动物数周至数月不表现症状,一旦症状出现则于数日内死亡。

3.慢性中毒 又称“碱病”,主要发生于采食天然富硒饲草或饲料,见于牛、羊、猪、马。表现跛行,蹄裂,关节僵硬,迟钝,贫血,脱毛。牛蹄变形,末端过长而向前卷起。

【诊断】

根据高硒地区放牧或采食高硒饲料的病史,以及视力减退、运动障碍、脱毛和蹄变形等症状可初步诊断。饲料及血液、被毛和组织硒含量分析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防治】

无特效解毒药,可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慢性中毒用0.1%亚砷酸钠溶液皮下注射,有一定效果。

预防本病的措施主要是控制日粮中硒的添加量。一定要根据机体需要,掌握在安全范围内,并混合均匀。在治疗硒缺乏症时,要严格掌握用量和浓度。在富硒地区,增加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可预防硒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