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马铃薯中毒

5.2.3 马铃薯中毒

马铃薯也称土豆、洋芋,当动物采食富含龙葵素的马铃薯时易引起中毒。临床特征为神经症状、胃肠炎和皮肤湿疹。多发生于猪,其次为牛。

【病因】

发芽、变绿、未成熟及腐烂的马铃薯中含有大量龙葵素(也称茄碱),尤其在芽及芽的周围毒素含量高,家畜采食后引起中毒。成熟的马铃薯中龙葵素很少。此外,马铃薯的叶子和花中也含有龙葵素。

龙葵素在正常胃肠道很少被吸收,当胃肠道黏膜发炎或损伤时,可被吸收。龙葵素的毒性作用:抑制呼吸中枢及运动中枢;强心作用;破坏红细胞导致溶血;致畸作用,导致无脑畸形和脊柱裂。

【症状】

以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机能紊乱为主。

1.共同症状 急性型以神经症状表现明显。狂暴不安,肌肉麻痹,共济失调,呼吸无力,黏膜发绀,瞳孔散大,全身痉挛,2~3 d内死亡。慢性型:呈现明显的胃肠炎症状,呕吐、腹泻、流涎,便中带血。病畜精神不振,极度衰弱,孕畜流产。

2.不同症状

①猪。神经症状较轻,以胃肠炎为主。表现不同程度食欲减少,口腔黏膜轻度肿胀,并伴有流涎,呕吐,腹痛,腹泻,腹胀症状。腹部、股内侧皮肤湿疹,头、颈、眼睑部水肿。

②牛、羊。多于口、唇周围,肛门、尾根、四肢的系凹部及母猪阴道和乳房部发生湿疹或水泡性皮炎(也称马铃薯性斑疹)。绵羊则常呈贫血和尿毒症症状。

【诊断要点】

(1)有采食马铃薯的病史。

(2)神经症状、胃肠炎和皮肤湿疹。

【治疗】

(1)立即改换饲料,并采用饥饿疗法,以及排出胃肠内容物。

(2)促进毒物排出。

①洗胃或催吐。牛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0.5%鞣酸溶液2500~3000 mL洗胃或浓茶水洗胃,然后投石蜡油550 mL和滑石粉300 g或用硫酸钠600 g,加水后内服。猪可用1%硫酸铜20~50 mL灌服,催吐。

②下泻。洗胃或催吐后灌服盐类或油类泻剂,促进肠道内毒物排出。

(3)对症治疗。

①镇静。溴化钠,马、牛15~50 g,猪、羊5~15g灌服;或硫酸镁注射液,静注或肌注,牛、马50~100 mL,猪、羊10~20 mL。

②胃肠炎。1%鞣酸溶液,牛、马500~2000 mL,猪、羊100~400 mL灌服,保护胃肠黏膜。

③解毒、补液。5%~10%葡萄糖、5%糖盐水等,静脉注射。

④皮疹。可静注10%氯化钙溶液,并局部涂上3%龙胆紫或2%硝酸银溶液。

(4)用食醋灌服,每次剂量为600~1800 mL。

【预防】

马铃薯应存放在干燥、凉爽的地方,以防发芽变绿。对生芽过多或皮肉发绿的,应削去绿皮,挖掉嫩芽及其周围组织,并用水浸泡半小时以上,然后再换水,加些米醋(因龙葵素遇醋酸可分解为无毒物质)煮透后饲喂。孕畜禁喂,以免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