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 磺胺类药物中毒
磺胺药种类多,抗菌谱广,性质稳定,价格低廉,在养禽生产中广泛使用,但使用不当可引起中毒。
【病因】
一次用量过大或长期服用治疗量的磺胺类药物,搅拌不匀,用药期间饮水少,可使动物出现中毒。例如磺胺二甲嘧啶按0.25%混料饲喂,能使鸡体重减轻,生长减慢。有些动物对磺胺类药物过敏。
磺胺类药物对各脏器均有毒性作用,能引起肝脏损害和造血机能障碍。损伤肾脏,致尿酸盐沉积。碱性尿液可促进磺胺类药的排泄。饮水多,尿量大则毒性反应小。
【症状及病理变化】
1.急性中毒 精神沉郁,冠、髯苍白,缩头,卧地。慢性中毒,产蛋鸡降蛋,产软壳蛋、薄壳蛋(影响碳酸盐的形成和分泌),棕色蛋壳褪色。影响肠道微生物对维生素K和维生素B族的合成,导致多发性神经炎和全身出血性变化。
2.剖检 全身广泛出血,常见于冠、肉垂,眼睑,面部及胸肌、腿肌。血液稀薄,凝固不良;骨髓颜色变淡或变黄。胃肠道黏膜点状出血,肝肿大、质脆且有出血点;肾肿大,色白,有出血斑,输尿管变粗并充满白色尿酸盐。
【诊断】
有不当使用磺胺类药物的病史;皮下出血和生长不良等症状;剖检广泛性出血和肾脏尿酸盐沉积。
【治疗】
(1)出现中毒时立即停药,给予充足饮水,其他抗菌、抗球虫药也要停用。
(2)在饮水中加入0.5%~1%碳酸氢钠、葡萄糖、维生素C等。碳酸氢钠可促进磺胺类药排泄,减轻对肾脏的损害,葡萄糖可提高机体的解毒能力。
(3)同时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B和维生素K,减少出血,提高治愈率。
【预防】
临床使用磺胺类药物要注意剂量与疗程、配伍禁忌等。
(1)应掌握磺胺药的安全剂量,不可任意增大剂量。连续用药时间不超过5 d。1月龄内的雏鸡和产蛋鸡禁用。
(2)拌料或饮水时应搅拌均匀,使用水溶性药物(钠盐)混饮。
(3)磺胺类药及其代谢物遇酸性时易析出结晶造成肾损害,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配伍,不可与氯化铵、氯化钙等合用。为减少对肾脏的损害,可与碳酸氢钠合用,用药期间应充分供给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