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2.1 流 产

任务12.1 流 产

学习目标

1.会进行流产诊断。

2.会对流产动物进行处理。

3.能根据流产原因,对养殖场进行综合防治,有效控制流产的发生。

流产是由于胎儿或母体的生理过程发生扰乱,或它们之间的正常关系受到破坏,而使怀孕中断,同时发生胚胎被吸收、产出死胎或不足月胎儿的疾病。各种家畜在怀孕的不同阶段均可发生,但以妊娠早期较为多见。

【病因】

流产的原因很多,可以概括为两类:非传染性流产和传染性流产。每类流产又可分为自发性流产与症状性流产。自发性流产是胎儿及胎盘发生反常或直接受到影响而发生的流产;症状性流产是孕畜某些病症的症状,或者是饲养管理不当的结果。

1.非传染性流产

(1)胎膜及胎盘异常。例如,无绒毛或绒毛发育不全,使胎儿与母体间的物质交换受到限制,胎儿不能发育。

(2)胚胎发育异常。表现有:染色体畸形;配种过迟、卵子衰老而产生异倍体;近亲繁殖、受精卵的活力降低,使胚胎死亡率增高;热应激,怀孕时环境温度高且持久,胎儿死亡率增高。有的畸形胎儿在发育中途死亡。

(3)母体患全身性疾病。母体高度贫血,心衰,严重肺、肾病,急性瘤胃臌气等;子宫炎,炎症可破坏子宫颈黏液塞,侵入子宫引起胎膜炎,胎膜绒毛脱落、溶解;母体发生胎盘瘢痕、粘连危害胎儿,子宫发育不全;患内分泌系统疾病,黄体酮的分泌不能适应和维持怀孕过程的需要。

(4)饲养管理不当。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草料严重不足;维生素A、E缺乏;矿物质钙的供应严重不足;饲料品质不良及饲喂方法不当,喂给发霉和腐败饲料,饲喂大量饼渣,喂给含有亚硝酸盐、农药或有毒植物的饲料,以及用煮马铃薯的水(内含有龙葵苷)喂猪等,均可使孕畜中毒而流产;冷水或吃雪,均可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胎儿被排出。这种流产多见于马、驴,且常发生在霜降、立春等天气骤冷或乍暖的季节。

(5)管理利用不当。子宫和胎儿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机械性损伤,如腹壁的碰伤、抵伤和踢伤,母畜跌倒,抢食、争夺卧处(猪)以及出入圈舍时过挤、惊吓、打架,可使母畜精神紧张,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反射性地引起子宫收缩,均可造成流产。

(6)医疗性错误。粗鲁的直肠和阴道检查,兽医临床上进行的全身麻醉,大量放血,手术,大量服利用泻剂、驱虫剂、利尿剂,注射某些可以引起子宫收缩药物如麦角新碱、毛果云香碱。误给大量催情药和怀孕忌用的中草药如乌头、桃仁、红花,以及注射疫苗。均有可能引起流产。

2.传染性流产 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侵入而引起的,常发生于某些传染病过程中。例如布氏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支原体病、衣原体病、病毒性下痢、结核病、钩端螺旋体病、李氏杆菌病、乙型脑炎、O型口蹄疫等,这些病的病原均能直接危害胎盘及(或)胎儿或母畜因全身性变化而致胎儿死亡。也有寄生虫引起的流产如马媾疫、牛毛滴虫病、焦虫病、边虫病、弓形体病、血吸虫病等。

【症状】

由于流产的发生时期、原因及母畜反应能力有所不同,流产的病理过程及所引胎儿变化和临床症状也很不一样。归纳起来有以下4种:

1.隐性流产 隐性流产发生率很高,主要是胚胎在子宫内被吸收。发生在妊娠初期,胚胎尚未形成胎儿,或是胚胎死亡后组织液化,被母体吸收或在下次发情中随尿排出,未表现任何症状。另一种可能是配种后未发情,经检已怀孕,但过一段时间后又再发情,以阴门中流出较多的分泌物而发生流产。隐性流产可能是全部流产,也可能是部分流产。发生部分流产时,怀孕仍能继续维持下去。

2.早产 这类流产的预兆及过程与分娩相似,但其预兆不像正常分娩那样明显,往往仅在排出胎儿以前2~3 d,乳腺突然胀大,阴唇稍微肿胀,乳头内可挤出清亮液体,牛阴门内有清亮黏液排出。早产胎儿如有吮乳反射,须尽力挽救,帮助它吮食母乳或人工喂奶,并注意保暖。助产方法与正常分娩相同。但在胎儿排出缓慢时,须及时加以协助。

3.小产 是流产中最常见的一种。胎儿死亡以后,它对母体好似外物一样,引起子宫收缩反应,而于数天之内即将死胎及胎衣排出。胎儿小,排出顺利,预后较好,母畜仍能受孕。否则,胎儿腐败后可以引起子宫阴道炎症,不易受孕;偶尔可能继发败血病,导致母畜表现全身症状,甚至死亡。因此必须尽快使胎儿排出来。

4.延期流产(死胎停滞) 胎儿死亡后,如果由于妊娠黄体影响,阵缩微弱,子宫颈管不开或开放不大,死胎长期停留于子宫内,即称为延期流产(死胎停滞)。子宫颈是否开放,其结果有以下两种:

①胎儿干尸化。胎儿死亡,但未排出,其组织中的水分及胎水被母体吸收,变为棕黑色,好像干尸一样。由于胎儿死亡后,妊娠黄体仍然保存下,并分泌黄体酮,导致子宫颈紧闭,胎儿分娩不出,同时子宫与阴道、外界隔绝,阴道中细菌不能侵入,胎儿不能腐败分解,胎儿组织中的水分及胎水逐渐被吸收,胎儿变干,体积缩小,头及四肢缩(图12.1,图12.2)。猪接生时,经常发现正常胎儿之间夹有干尸化胎儿,这可能是由于各个胎儿的生活能力不同,发育慢的胎儿尿膜绒毛膜和子宫黏膜接触的面积受到邻近发育快的胎儿的限制,胎盘发育不够,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中途停止发育,变成干尸;发育快的胎儿则继续生长至足月出生。胎儿干尸化也常见于牛、羊,母牛一般是在妊娠期满后数周内,黄体的作用消失而再发情时,才将胎儿排出。

图12.1 牛胎儿干尸化

图12.2 牛胎儿半干尸化

图12.3 山羊浸溶胎儿的骨片

②胎儿浸溶。怀孕中断后,死亡胎儿的软组织被分解,变为液体流出,而骨骼在子宫内称为胎儿浸溶。胎儿死后,究竟发生浸溶还是干尸化,关键在于黄体是否萎缩及子宫颈开放与否。如果黄体萎缩,子宫颈管开放,微生物从阴道侵入子宫及胎儿,胎儿软组织先是气肿,两天后开始液化分解,而骨骼因子宫颈开放不大排不出来(图12.3)。患畜可并发子宫炎及败血症。全身症状变化,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废绝,久而消瘦乃至死亡。阴道检查,发现子宫颈开张,在子宫颈内或阴道中可以摸到胎骨。视诊还可看到阴道及子宫颈黏膜红肿。猪发生胎儿浸溶时,体温升高、心跳呼吸加快、不食、喜卧,阴门中流出棕黄色黏性液体。偶尔,浸溶仅发生于部分胎儿,如距产期已近,排出的胎儿中可能还有活的。

【治疗】

首先确定何种流产以及妊娠能否继续进行,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治疗方案。

1.保胎及对症治疗 如果孕畜出现腹痛、起卧不安、呼吸和脉搏加快等临床症状,即有流产预兆时,采取保胎措施。孕畜安静,单栏独圈,分开饲养,给以镇静药和保胎药,如注射黄体酮、阿托品以及维生素E等。有可能出血时,给以止血药采取对症疗法。

2.促进胎儿排出 当发现流产时胎儿已死或宫口已开、胎膜已破,保胎已无可能时,就要促使胎儿尽早排出体外,以免引起其他不良变化。尤其对于延期流产,使用前列腺素制剂,溶解黄体并促使子宫颈扩张。在子宫及产道内灌入润滑剂,以便子宫内容物易于排出。

3.流产后母畜的处理 流产后的母畜,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发生产后期的各种并发症,如子宫弛缓、子宫内膜炎、产后败血症等。因此,对流产后的母畜常须彻底进行子冲洗,直至母畜排出的分泌物正常为止。冲洗液多用各种防腐消毒药,如0.1%高锰酸钾、0.1%雷夫奴尔等。严重的子宫炎及全身变化,必须在子宫内放入抗生素,并需特别重视全身治疗,此外母畜流产后要静养一段时间,加强饲养管理,以利康复。

4.查明原因,制订防流措施 流产原因比较复杂,不易查清,因此要慎重对待,找出流产的主要原因以便制订防流措施。

在饲养方面,是否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是怀孕初期和怀孕末期是否有足够的营养;在管理上,是否严格执行了孕畜的合理使役和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