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4 胎儿与产道关系

11.4.4 胎儿与产道关系

1.胎向 即胎儿的方向,也就是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胎向有3种。

(1)纵向。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纵向有两种情况:正生是胎儿方向和母体方向相反,头和前腿先进入产道。倒生是胎儿方向和母体方向相同,后腿或臀部先进入产道。

(2)横向。是胎儿横卧于子宫内,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呈水平垂直。有背部向着产道或腹壁向着产道两种,前者称为背部前置的横向,后者称为腹部前置的横向。

(3)竖向。是胎儿的纵轴与母体纵轴上下垂直。有的背部向着产道,称为背竖向;有的腹部向着产道,称为腹竖向。

纵向是正常的胎向,横向及竖向是反常的。严格的横向及竖向是没有的,横向、竖向都不是很端正地和母体纵轴垂直。

2.胎位 即胎儿的位置,也就是胎儿背部和母体背部或腹部的关系。胎位也有3种,如下所述。

(1)上位。是胎儿伏卧在子宫内,背部在上,接近母体的背部及荐部。

(2)下位。是胎儿仰卧在子宫内,背部在下,接近母体的腹部及耻骨。

(3)侧位。是胎儿侧卧于子宫内,背部位于一侧,接近母体的左侧或右侧腹壁及髂骨。

上位是正常的,下位和侧位是反常的。侧位如果倾斜不大,称为轻度侧位,仍可视为正常。

3.胎势 即胎儿的姿势,说明胎儿各部分是伸直的或屈曲的。

4.前置 是指胎儿某一部分和产道的关系,哪一部分向着产道,就叫哪一部分前置。例如,正生可以称为前躯前置,倒生可以称为后躯前置。但通常是用“前置”这一术语来说明胎儿的反常情况。例如,前腿的腕部是屈曲的,没有伸直,腕部向着产道,称为腕部前置;后腿的髋关节是屈曲的,后腿伸于胎儿自身之下,坐骨向着产道,称为坐骨前置等。

产出前,各种家畜胎儿在子宫中的方向大体呈纵向,其中大多数为前躯前置,少数呈后躯前置。胎位则依家畜种类不同而异,并与子宫的解剖特点有关。牛、羊的子宫角大弯向上,胎儿以侧位为主,有的为上位。猪的胎儿也以侧位为主。胎儿的姿势,因妊娠期长短、胎水多少、子宫腔内松紧不同而异。在妊娠前期,胎儿小、羊水多,胎儿在子宫内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其姿势容易改变。在妊娠末期,胎儿的头、颈和四肢屈曲在一起,但仍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