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又称心脏衰弱、心功能不全,是因心肌收缩力减弱或衰竭,心脏排血量减少,动脉压降低,静脉回流受阻等而呈现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综合征或并发症。临床上以呼吸困难,皮下水肿、发绀,甚至心搏骤停和突然死亡为特征,心力衰竭的按病程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按发病起可分为原发性心力衰竭和继发性心力衰竭。各种动物均可发生,马和犬发病居多。
【病因】
1.急性原发性心力衰竭 主要发生于使役不当或过重的役畜,尤其是饱食逸居的家畜突然进行重剧劳役;猪长途驱赶等;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量超过心脏的最大负荷量,或向静脉过快地注射对心肌有较强刺激性药液,如钙制剂或砷制剂等。
2.急性继发性心力衰竭 多由病原菌或毒素直接侵害心肌所致。多继发于马传染性贫血、口蹄疫、猪瘟等急性传染病,弓形虫病、住内孢子虫病等寄生虫病,如肠便秘、胃肠炎、日射病等内科疾病以及各种中毒性疾病。
3.慢性心力衰竭 除长期重剧使役外,本病常继发或并发于多种亚急性和慢性感染,如心脏本身的疾病,中毒病,幼畜白肌病,慢性肺泡气肿,慢性肾炎等。
【发病机理】
急性心力衰竭时,由于心排血量减少,主动脉和颈动脉压降低,右心房和腔静脉压增高,反射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负荷加重,代偿性活动增强,使心肌能量代谢增加,耗氧量增加,影响心排血量,最终导致代偿失调,发生急性心脏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多由心脏血管疾病病变不断加重逐渐发展而来的。病畜表现心肌纤维变粗,发生代偿性肥大,肥大心脏的储备力和工作效率明显降低。当劳役、运动或其他原因引起心动过速时,肥厚的心肌处于严重缺氧的状态,心肌收缩力减弱,收缩时不能将心室排空,遂发性心脏扩张,导致心脏衰竭。
当机体发生心力衰竭时,组织缺血缺氧,产生过量的丙酮酸、乳酸等中间代谢产物,引起酸中毒。并因静脉血回流受阻,全身静脉淤血,静脉血压增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发生水肿,甚至形成胸水,腹水和心包积液。
图3.1 心力衰竭引起的静脉怒张
【症状】
1.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的初期,病畜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可视黏膜轻度发绀,体表静脉努张(图3.1);心搏动亢进,第一心音增强,脉搏细数,有时出现心内杂音和节律不齐。呼吸加快,眼球外突,肺泡呼吸音增强,病情进一步加重时,心搏动震动全身,第一心音高朗,伴发阵发性心动过速,脉细不感于手。肺水肿,胸部听诊有广泛的湿啰音;两侧鼻孔流出多量无色细小泡沫状鼻液。四肢呈阵发性抽搐,有的步态不稳,倒地数分钟死亡。
2.慢性心力衰竭 其病情发展缓慢,病程长。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易于疲劳、出汗。黏膜发绀,体表静脉怒张。垂皮、腹下和四肢下端水肿,触诊有捏粉样感觉。
【诊断】
根据发病原因,静脉怒张,脉搏增数,呼吸困难,垂皮和腹下水肿,第一心音增强等症状可做出诊断。同时也要注意急性或慢性,原发性或继发性的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是减轻心脏负担,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排血量以及对症疗法等。
1.加强心脏营养,减轻心脏负担 大动物可用25%葡萄糖溶液500~1000 mL,同时配合维生素C 5~6 g缓慢静脉注射。也可根据患畜体质,酌情放血(贫血患畜切忌放血),放血后解除呼吸困难。还可使用ATP、辅酶A、细胞色素C、维生素B6和葡萄糖等营养合剂,能改善心肌对营养的利用率,增加心肌线粒体ATP的合成,改善心脏功能。
2.缓解呼吸困难 为缓解呼吸困难,可用樟脑兴奋心肌和呼吸中枢,常用10%樟脑磺酸钠注射液10~20 mL,皮下或肌内注射。除心肌发炎损害引起的心力衰竭外,为了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用洋地黄类和强心苷制剂。对于心率过快的马、牛等大家畜用复方奎宁注射液10~20 mL肌内注射,每天2~3次;犬用心得宁2~5 mg内服,每天3次,有良好效果。
3.消除水肿和钠、水滞留 可给予利尿剂,常用速尿按2~3 mg/kg体重内服或0.5~1.0 mg/kg体重肌内注射,每天1~2次,连用3~4d,停药数日后再用数日。也可用双氢克尿噻,马、牛0.5~1.0g;猪、羊0.05~0.1 g;犬25~50 mg内服。
犬、猫心力衰竭,可使用醛固酮拮抗剂,如安体舒通10~50 mg/kg内服,每天3次,兼有利尿效果。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如甲巯丙脯酸0.5~1.0 mg/kg内服,每天3次,有缓解症状,延长存活时间的功效。
4.对症疗法 应针对出现的症状,给予健胃,缓泻,镇静等制剂作辅助治疗。
5.中医疗法 中兽医对心力衰竭,多用“参附汤”治疗和“营养散”治疗。
参附汤:党参60 g,熟附子32 g,生姜60 g,大枣60 g,水煎2次,候温灌服于牛、马。
营养散:当归16 g,黄芪32 g,党参25 g,茯苓20 g,白术25 g,甘草16 g,白芍19 g,陈皮16 g,五味子25 g,远志16 g,红花16 g,共为末,开水冲服,每天1剂,7剂为1疗程。
【预防】
加强护理,动物适当运动,提高适应能力,合理使役,防止过劳。对于其他疾病而引起的继发性心力衰竭,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