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 毒芹中毒

5.4.3 毒芹中毒

毒芹是生长于低洼、潮湿草地、沼泽、湖泊、河流岸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图5.3)。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地区均匀分布。家畜毒芹中毒以兴奋不安、瘤胃臌气、全身痉挛为特征。早春季节放牧牛、羊多发。

【病因及发病机理】

毒芹在早春就开始发芽,放牧家畜不仅采食毒芹的幼苗,甚至连根拔起,整株吃掉,引起中毒。毒芹的整株植物中均含有有毒成分毒芹素,干燥根茎中含量更高。毒芹素是一种类脂质样物质的生物碱,在家畜体内吸收迅速并很快扩散到全身。一般会引起家畜急性中毒。吸收后首先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延脑和脊髓,引起反射兴奋性增高;作用于脊髓,可引起强直性痉挛;作用于迷走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引起心脏活动变化和呼吸障碍。

【症状】

牛、羊采食毒芹后2~3 h内即出现临床症状。兴奋不安,流涎,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瘤胃臌气,腹痛,腹泻。全身肌肉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痉挛发作时,病畜突然倒地,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体温升高,瞳孔散大。后期躺卧不动,反射消失,四肢末端冰冷,体温下降,脉搏细弱,终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猪中毒时,呕吐,兴奋不安,全身抽搐,呼吸迫促,卧地不起呈麻痹状态。严重者多于1~2 d内死亡。

【病理变化】

胃肠黏膜重度充血、出血、肿胀,脑及脑膜充血。心内膜、心肌、肾实质、膀胱黏膜及皮下结缔组织均见有出血现象。血色暗,稀薄。

【诊断】

根据对放牧地区植被的调查结果、临床症状及剖检(胃内有未嚼碎的毒芹根茎或茎叶),进行综合诊断。

【治疗】

无特效疗法,一般只能采用对症治疗。

1.排除毒物 用0.5%的鞣酸溶液或5%活性炭反复洗胃。洗胃后,为了沉淀消化道内残存的毒素,防止吸收,可灌服碘剂(碘1 g,碘化钾2g,水1500 mL),牛、马200~500 mL,羊、猪100~200 mL,间隔2~3 h,再灌服1次;也可用豆浆或牛奶灌服。对严重中毒的早期病例,可采用瘤胃切开术,取出有毒内容物。

2.对症治疗 当兴奋、肌肉痉挛时,可静脉注射水合氯醛硫酸镁注射液(含8%水合氯醛、5%硫酸镁、0.9%氯化钠),牛、马100~200 mL,羊、猪20~40mL。也可用氯丙嗪。对于其他症状,可用强心剂、葡萄糖、维生素C等药物来改善机体状态,提高抵抗力。

用食盐加白酒(牛:食盐100 g、白酒250 mL)灌服也可获得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