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腹膜炎
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一种腹腔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多数是继发性腹膜炎,源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或外伤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肌紧张,以及呕吐、全身发热,严重时可产生全身中毒性反应,如未能及时治疗可死于中毒性休克。
【病因】
腹膜炎的原发病因是由于受寒、过劳或某些理化因素,是机体防御能力降低,抵抗力下降,受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链球菌等条件致病菌侵害而发生。猫可有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引起。继发性腹膜炎多由胃肠及其他脏器破裂或穿孔所致,或由腹壁创伤、手术感染引起。也见于腹腔脏器炎症的蔓延以及炭疽、肠结核、猪瘟、马腺疫等疾病。
【症状】
腹膜炎的临床症状视家畜的种类、炎症的性质和范围而有所不同。
1.急性 多为脓毒性弥漫性腹膜炎。体温升高,呼吸呈胸式而快促,心搏亢进,精神不振,头垂,喜卧躺,有时呈腹痛不安,常回顾腹部,食欲渐减,有时口渴贪饮而发生呕吐,随后食欲消失,腹泻,腹围的下半部增大下垂。
2.慢性 多为局限性,病程缓慢,一般体温、呼吸、食欲等均为正常,当炎症范围扩张时,可出现体温短期的轻度上升,同时由于患部结缔组织的增生,腹膜增厚,与附近器官发生粘连等变化,甚至触诊时可摸到表面不光滑的瘤状肿块。
3.脓毒性 弥漫性腹膜炎体温升高,胸式呼吸快而促迫,心跳快,精神差,喜卧,轻微走动就有腹痛表现,有的病例腹部紧缩,有的1/3腹围增大。慢性局限性腹膜炎病程缓慢,临床上不见明显症状,吃食不长膘,逐渐消瘦,腹部紧缩,在术口处触诊,发现结缔组织增生有硬肿块,压迫腹部紧张,用手推压,发现内脏与腹膜粘连。
【诊断】
根据病史和症状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可以做腹腔穿刺液进行检查。应与肠变位、牛创伤性网胃炎、肝硬变等疾病进行鉴别。
【防治】
治疗原则是加强护理、消炎止痛、保护心脏功能、增强病畜的抵抗力。
在进行腹腔手术及助产过程中应注意消毒卫生工作,以防止病菌的感染。经常做好饮水与青饲料的清洁卫生工作,以防止寄生虫的侵袭。
对有全身症状者,用青霉素80万~160万IU,一次肌内注射,一天2~3次,连用2~3 d。配合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500~1000 mL,一次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2~3 d。青霉素80万IU,氢化可的松注射液2 mL,0.25%普鲁卡因20 mL,蒸馏水100 mL,混合后一次腹腔内注入。
增效磺胺嘧啶钠,肌内注射量25 mg/kg,一天2次,连用3~5 d。
化脓性腹膜炎或有炎性渗出液时,应及时进行腹腔穿刺术,将渗出液或脓液抽出,必要时可应用生理盐水、0.1%呋喃西林,或0.1%雷佛奴尔溶液进行腹腔洗涤,随即注入青霉素或链霉素100万IU的稀释液。
有腹痛症状时,可皮下或肌内注射阿托品2~3 mg,或灌服颠茄酊1~2 mL,当肠道鼓气时禁用以上药物,可内服鱼石脂1~5 g等制酵剂,如大便干燥或便秘时,可运用蓖麻油50~100 mL等泻剂,或用温肥皂水灌肠。本病预防应避免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和影响;在进行导尿、直检、灌肠、腹腔穿刺等操作,以及去势、子宫整复、难产手术等手术时均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腹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