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 食盐中毒
食盐即氯化钠,是动物日粮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矿物质盐类,但动物食入量过大或饮水不足时,会引起中毒,以胃肠炎、脑水肿及神经症状为特征。本病可发生于各种动物,但以猪、鸡最为敏感,其次是牛、羊。
【病因】
(1)饲料中含盐量过高。舍饲家畜中毒多见于配料疏忽、搅拌不匀,饲喂含盐分高的泔水、酱渣、咸菜及腌菜水等。食盐中毒量为牛、猪1~2 g/kg,羊3~6 g/kg,鸡1~1.5 g/kg体重。
(2)饮水不足是食盐中毒的重要因素。维生素E、含硫氨基酸缺乏,导致动物对食盐敏感性增加。
(3)鸡食盐中毒的最常见原因是劣质鱼干或鱼粉含盐量过高。此外,在鸡群因食盐缺乏而发生啄癖时,饮用食盐水浓度过大、喂的时间过长或饮水供应不足,也能引起中毒。鸡可耐受0.25%的盐水。
(4)错误使用口服补液盐或自配糖盐水中NaCl超标;治疗马肠阻塞用食盐或硫酸钠过量,都可引起动物中毒。
【发病机理】
动物体内90%以上钠离子(Na+)存在于细胞外液中,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成分,食盐中毒主要是钠离子中毒。氯化钠对机体的作用:
(1)高浓度NaCl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同时因消化道内盐浓度过高而使肠壁中的水分大量进入肠道,引起严重腹泻、脱水。
(2)Na+潴留造成离子平衡失调和组织水肿。一般情况下,Na+和K+具有兴奋神经的作用,Mg2+和Ca2+有抑制作用,Na+升高,使Na+、K+/Mg2+、Ca2+之间的平衡破坏,出现神经机能失调而兴奋不安。同时细胞外液中Na+浓度增加,引起组织特别是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升高,脑组织供氧不足。
【症状】
食盐中毒主要表现为口渴贪饮、神经症状、出血性胃肠炎等。
1.鸡 大量饮水,厌食,惊慌不安。嗉囊大而软,拉水样稀粪。有时出现神经症状,头颈弯曲,鸣叫,仰卧挣扎,最后衰竭死亡。
2.猪 常突然表现神经症状,突然倒地四肢作游泳样运动,反复发作。肌肉发抖、口吐白沫、磨牙、抽搐。慢性病例主要是长时间缺水造成,表现便秘、口渴,皮肤发痒,突然暴饮后,脑组织及全身发生水肿,出现与急性中毒相似的症状,称“水中毒”。
3.牛、羊 口渴,腹痛、腹泻,粪中有黏液,重者双目失明,后肢麻痹,多尿。肌肉痉挛,发抖,衰弱,卧地。慢性中毒主要因饮盐水引起,症状较轻。奶牛食盐中毒时多发生酮病。
【病理变化】
急性食盐中毒一般表现胃肠黏膜充血或出血,甚至溃疡,血凝不良。脑回展平,发水样光泽。鸡仅消化道出血,嗉囊内大量黏性液体。猪小肠病变严重。牛瓣胃与真胃病变明显,病程稍长的骨骼肌水肿,心包积水。慢性病例,主要是脑水肿,灰质部出现软化坏死灶。
【诊断】
(1)过饲食盐或限制饮水的病史,癫痫样发作等突出的神经症状和脑水肿。
(2)鸡嗉囊肿大、积液,排水样粪便。
(3)必要时可测定血清及脑脊液中的Na+浓度。当脑脊液中Na+浓度超过160 mg/L,脑组织中Na+超过180 mg/L时,就可认为是钠盐中毒。此外,也可测定饲料中食盐含量。
【治疗】
无特效解毒药。治疗原则是利尿排钠、缓解脑水肿、解痉镇静、恢复阳离子平衡和对症治疗。
1.控制饮水量 对尚未出现神经症状的病畜禽应多次少量给予新鲜饮水,切忌暴饮,以免引起脑水肿。一旦发生中毒,立即将病畜禽移到安静宽敞的环境,切勿惊赶。
2.药物治疗
①禽。用葡萄糖粉和电解多维饮水可缓解症状。病情严重的,可另加0.3%~0.5%的醋酸钾溶液饮水,可逐只灌服。
②猪。症状较轻的,可用食醋100~500 mL,加水适量,一次投喂。对于症状明显的,采取以下措施:20%甘露醇100~400 mL,25%硫酸镁10~30 mL,维生素C 0.2~0.5 g,一次静脉注射。以0.5 mg/kg体重内服双氢克尿噻。可根据不同动物及体重加减药量。
为恢复血液中阳离子平衡,可静脉注射5%葡萄糖酸钙液200~400 mL或10%氯化钙液100~200 mL(马、牛)。猪按0.2 g/kg体重氯化钙计算。
【预防】
严格控制饲料中食盐含量,猪不超过0.5%,鸡低于0.3%。保证充足的饮水,利用酱渣、腌菜汤、咸鱼粉、残羹剩饭喂猪时,应考虑其中的食盐含量,并与其他饲料混合使用,不加或少加盐。禽类饲料应将鱼粉的含盐量计算在内,禁用劣质掺盐鱼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