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13.1 产道损伤

任务13.1 产道损伤

学习目标

1.会诊断产道损伤。

2.会治疗产道损伤。

3.能在分娩和助产期间,谨慎、规范操作减少产道损伤的发生。

产道损伤是指母畜在分娩过程中所发生的软产道(子宫、子宫颈、阴道、阴门)的损伤。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被细菌感染。

【病因】

(1)产道狭窄,胎儿过大及产道干燥时强行拉出胎儿。

(2)胎位、胎势不正未经整复强行拉出。

(3)助产时使用产科器械失误以及实施截胎术时,对胎儿骨骼的断端处理或保护不好。

(4)子宫开张不全时强行拉出胎儿。

(5)助产时手臂对生殖道反复刺激,引起产道水肿、损伤,感染细菌发炎。

(6)人工输精时动作粗暴等。

【症状】

病畜极度疼痛的症状,骚动不安,尾根经常举起,频频摇尾,拱背,努责,往往有阴门损伤及阴唇肿胀,并常做排尿动作,但每次排出的尿量不多。有时在努责之后,从阴门中流出污红、腥臭的稀薄液体。黏膜表层受损伤发炎时,无全身症状,仅见阴门内流出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尾根及外阴周围常黏附有分泌物的干痂。

产道检查,可发现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的程度。轻者仅黏膜损伤,黏膜微肿、充血或出血上皮缺损,重者,黏膜坏死部分脱落露出黏膜下层。有时见到创伤、糜烂和溃疡。如子宫颈损伤,常伴有出血,损伤严重者常造成阴道壁破裂。子宫破裂常出现全身症状,严重引起大出血,易危及生命。

【治疗】

如胎衣尚未排出时,应先设法取出胎衣,然后再使用子宫收缩药及局部止血药。

(1)轻度的阴道损伤,可涂碘甘油,或先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再涂磺胺软膏或油剂青霉素。

(2)如有大出血时,宜先结扎血管,并及时使用止血药。不能结扎血管者,可用浸有防腐消毒药或涂有消炎药的消毒大纱布块塞在子宫颈管处(纱布拴细线系于尾根上,方便取出),压迫止血,并全身用止血药,肌内注射止血剂(牛、马可注20%止血敏10~25 mL,安特诺新25~60 mg,或催产素50~100 IU),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500 mL。止血后创面涂2%龙胆紫、碘甘油或抗生素软膏。

(3)当阴道壁发生破裂时,应用消毒药液冲洗后,缝合破裂口。此外,采取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