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 家禽痛风

4.2.6 家禽痛风

家禽痛风是由于日粮里蛋白质过多,在体内代谢产生大量尿酸蓄积,并以其盐的形式在关节、内脏表面等组织沉积,临床特征是关节肿大、跛行、衰弱、排白色稀粪。多发生于肉用仔鸡,也见于火鸡和鸭。

【病因】

(1)饲料中蛋白质过高(超过30%),尤其是含核蛋白的动物性蛋白质含量过高。如长期大量饲喂动物内脏、肉屑、肉骨粉、鱼粉,还有大豆、豌豆、开花的白菜等。再就是饲料中掺假,主要是在鱼粉、豆饼及配合饲料里掺尿素而引起痛风时有发生。

(2)肾功能不全可继发痛风。肾组织损伤时使尿酸排泄,可促进痛风的发生。

(3)饲养管理和环境较差也是痛风的诱因。缺水、维生素B缺乏、高钙、密度过大、潮湿阴冷等,也对痛风发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发病机理】

家禽与哺乳动物对氨的排泄途径存在差异。哺乳类家畜主要将氨在肝脏里通过尿氨酸循环把氨合成尿素,经肾脏排出;禽类肝脏内无精氨酸酶和氨甲酰磷酸合成酶,不能经尿氨酸循环把氨合成尿素,只能在肝脏和肾脏将其合成嘌呤,再转变为尿酸而从尿排出。核蛋白分解后的核酸在降解过程中也能产生嘌呤类化合物而产生尿酸。当饲料里蛋白质和核蛋白过高或掺有尿素时,体内尿酸的生成就大量增加。

当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肾组织损伤时,是尿酸的排泄障碍,在体内蓄积。当血液中尿酸浓度超过正常值时,就以其盐的形式在内脏、关节、软骨等处及皮下结缔组织中沉积,并引起局部(主要是关节)发炎。

【症状】

痛风的临床经过一般比较缓慢。病程一般为10 d,症状出现后多于4~5 d后死亡。

1.尿酸主要在内脏沉积,称为内脏型痛风 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差,消瘦,贫血,冠色淡,羽毛松乱。排石灰水样稀便。母鸡产蛋减少或停产。个别鸡常突然死亡,病死率较高。

2.尿酸盐以关节沉积为主的称关节型痛风 病初脚趾和腿部关节发生软而痛的、界限多不明显的炎性肿胀和跛行。逐渐形成硬而轮廓明显的结节,有的可移动,导致翅、腿关节显著变形,使运动迟缓,站立困难。病鸡消瘦、贫血、衰弱。

【病理变化】

1.内脏型痛风 胸、腹膜发炎,心、肝、脾、肠浆膜表面有白色或黄白色粉末状尿酸盐沉积。肾脏肿大,输尿管变粗、变硬。鸭皮下尿酸盐沉积,两翅下最多。

2.关节型痛风 仅在关节的软骨、关节周围组织、腱鞘、韧带等处有白色尿酸盐沉积(图4.1),尤其是趾关节。有些关节面发生糜烂和关节囊坏死,有的呈结石样的沉积,称为痛风石(瘤)。

图4.1 家禽痛风关节沉积尿酸盐

【诊断】

根据饲料中高蛋白、消瘦、排白色石灰水样稀便、关节肿大、跛行、内脏及关节有尿酸盐沉积可综合诊断。

【防治】

此病治疗效果不好,关键在于预防。

(1)轻症痛风可降低日粮中的蛋白质(尤其是动物性蛋白)到20%以下,7 d后逐渐恢复到正常。增加饲料中维生素A、D的含量,每吨饲料加鱼肝油2000 mL,连喂7 d。

(2)药物治疗可用西药阿陀方,每只日用0.2~0.5 g,可促进尿酸排泄。或1%碳酸氢钠饮水。据资料介绍,复方中草药方“祛痛散”对痛风的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达90%以上。

(3)使用磺胺类药物要注意用量,时间不能过长,防止损伤肾脏。

(4)光照要适宜,密度不要太大,营养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