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肠臌气

1.4.4 肠臌气

肠臌气又称肠鼓胀,是因肠消化机能紊乱,肠内容物产气旺盛,肠道排气过程不畅或完全受阻,导致气体积聚而引起肠管鼓胀的一种腹痛病。

【病因】

原发性肠臌气主要是突然采食了过量容易发酵的饲料所致。继发性肠臌气,常继发于肠阻塞和肠变位。在弥漫性腹膜炎,慢性消化不良等病程中,有时也继发肠臌气。

【症状及诊断】

原发性肠臌气,发病急促,通常在食后2~4 h发病。病畜腹部迅速膨大甚至突起,腹壁紧张,叩诊呈鼓音。腹痛,病初为间歇性腹痛,以后则转为持续性腹痛。病初肠音增强,并带有明显的金属音,以后则减弱甚至消失。严重者呈现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红甚至发绀,体表静脉充盈。心率增快,脉搏减弱;体温正常或稍高。

继发性肠臌气具有与原发性肠臌气相同的症状,为进一步查明继发肠臌气的原因,应进行直肠检查或结合腹腔穿刺综合确定。

【治疗】

治疗原则是排气减压、镇痛解痉和清肠止酵。

1.排气 根据臌气程度可采取相应处理。不严重者,可应用泻剂、止酵剂,清除肠内容物。当腹围显著胀大,采用穿肠排气法;排气后,注入止酵剂,并向腹腔中注入抗菌消炎药物。常用青霉素240万~360万IU,溶于温生理盐水注射液(37~40℃)500 mL,0.25%普鲁卡因注射液20~40 mL,腹腔注射。

2.解痉镇静 常用的药物有安乃近、安溴注射液等。也可用0.25%普鲁卡因注射液200~300 mL,缓慢地作静脉注射。

3.清肠止酵 为恢复和增强胃肠机能,静脉注射10%氯化钠溶液200~500 mL。同时可灌服人工盐200~300 g(或其他泻剂),鱼石脂15~20 g,常水5~6 L。

4.中兽医疗法 宜用丁香散:丁香30 g,木香20 g,藿香20 g,青皮22 g,陈皮22 g,玉片15 g,生二丑25 g,厚朴60 g,枳实15 g,共为末,开水冲,加植物油300 mL,灌服。腹痛剧烈者,加乌药、香附;阳气衰微,耳鼻发凉,脉细弱者,先以党参、肉桂煎汤内服后,再用丁香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