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肺气肿

2.2.3 肺气肿

肺气肿是由于肺泡过度扩张,超过生理限度,使肺泡壁弹力减退,肺泡内充满大量气体的疾病。临床上以胸廓扩大,肺叩诊界后移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临床上分肺泡气肿(气体只充满肺泡)和间质性肺气肿(当肺泡气肿使肺泡破裂,气体窜入叶间组织而引起的肺气肿)。肺泡气肿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各种动物均可发生。

【病因及发病机理】

1.急性肺泡气肿 有弥漫性和局限性之分,急性弥漫性肺泡气肿因重度劳役、长时间挣扎或鸣叫等致使呼吸紧张、用力呼吸使肺泡过分充满空气,肺泡扩张,新鲜空气进入量不足,因而发生呼吸困难。尤其老龄家畜因肺泡壁弹性降低,更易发生。急性局限性肺泡气肿,多继发于局灶性肺炎或一侧气胸,这是由于一部分肺组织失去呼吸机能,其周围的或对侧的肺组织发生代偿性呼吸所致。此时由于肺泡过分充气,积气扩张,新鲜空气进入量不能满足需要而出现呼吸困难。

2.慢性肺泡气肿 多见于长期繁重劳役,不断地剧烈吸气,引起肺泡积气扩张的结果。慢性支气管炎和上呼吸道慢性炎症所引起的气道狭窄而继发,造成管腔不完全阻塞,使吸入肺泡的空气难以排除,积滞于肺泡内,如此反复呼吸反复积滞而使肺泡扩张,新鲜空气进入肺泡量减少,发生呼吸困难。由于肺泡积气扩张,整个肺体积增大,随之胸廓扩大,肋间隙变宽,形如桶状。本病的特点是渐进性呼吸困难,最终死于右心衰竭或呼吸衰竭。

3.间质性肺气肿 多见于牛,常因某些中毒(甘薯黑斑病中毒等)、吸入刺激性气体、液体、肺脏被异物刺伤及肺线虫损伤或变态反应引起。肺脏在这些病理过程中,导致机体发生痉挛性咳嗽或用力深呼吸,肺泡内气压突然升高,空气进入肺间质,沿间质分布于整个肺脏,部分还汇合成大的气泡。并沿纵膈到达胸腔入口处,再沿血管、气管进入颈部皮下,最后经肩胛下而到全身皮下,引起全身皮下气肿。

【症状】

1.急性肺泡气肿 急性弥漫肺泡气肿患畜主要表现突然发病,呼吸困难,张口呼吸,结膜发绀,气喘,胸外静脉怒张。有的病畜出现弱的咳嗽、呻吟、磨牙等胸部叩诊出现过清音或鼓音,肺叩诊界后移,心浊音区缩小。胸部听诊,肺泡呼吸音初期增强,后减弱,呼吸道有感染时,分泌物增多而出现湿性啰音。局限性肺泡气肿病畜发病缓慢,呼吸困难不断加重。

2.慢性肺泡气肿 发病慢,病初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呼气呼吸困难,呈现二段式呼气,呼气时腹肌强烈收缩,沿肋弓间隙凹陷出现喘沟,而且这种呼吸困难是渐进性的,随病的发展日益加重。病畜两鼻孔开张,腰背拱起,肷及肛门凸出。随着病程延长,由于肺脏扩大,病畜胸廓随之扩张呈桶状,肋间隙增宽。随病的发展,心脏扩张,肺动脉第二心音高朗,心功能不全时,出现全身瘀血,下腹、会阴及四肢水肿。

3.间质性肺气肿 常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图2.2),病畜张口呼吸,伸舌,流涎,惊恐不安。由于空气从破裂的肺泡窜入叶间组织,经肺纵膈到颈侧、背部及肩胛区,出现皮下气肿,触诊有捻发音。

胸部叩诊音高朗,呈过清音,肺叩诊界并发肺泡气肿时后移,不并发肺泡气肿无变化。听诊肺泡呼吸音减弱,但可听到碎裂性啰音及捻发音。在肺组织被压缩的部位,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有合并感染时,出现湿性啰音。

图2.2 间质性肺气肿引起呼吸窘迫

【诊断】

根据病史,高度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时出现喘沟,肋间隙凹陷,胸廓呈桶胸,肺叩诊界后移。叩诊过清音或鼓音,听诊肺泡呼吸音减弱等。可以诊断,但应与肺水肿、气胸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为加强护理,缓解呼吸困难,治疗原发病。

病畜应置于通风良好和安静的畜舍,给营养丰富的饲料和清洁饮水。

缓解呼吸困难,可用1%硫酸阿托品、2%氨茶碱或0.5%异丙肾上腺素雾化吸入,每次2~4 mL。也可用皮下注射1%硫酸阿托品溶液,剂量为大动物1~3 mL,小动物0.2~0.3 mL。慢性肺泡气肿,应减轻劳役,采用对症疗法。

有感染时,可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

中药治疗:白芨120 g,白蔹90 g,枯矾120 g,硼砂30 g,香油120 mL,鸡蛋10个,前四味研成细末,混合香油、鸡蛋清加水调和,于饲后2 h内灌服,夏天加生石膏6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