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 硒-维生素E缺乏症
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都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功能,缺乏可致骨骼肌、心肌、肝脏组织变性坏死、生长发育不良、繁殖障碍等临床综合征,多发于幼龄畜、禽。本病的发生常有地方性、季节性,冬末初春是发病高峰期。
【病因】
(1)土壤缺硒是硒缺乏症产生的根本原因。饲料中硒来源于土壤硒,当土壤硒低于0.5 mg/kg时,即为贫硒土壤。
(2)条件性缺硒。条件性缺硒即土壤不缺硒,但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导致硒相对缺乏。因阴雨过多,导致土壤硒大量流失而致饲料含硒量少。玉米本身就是一种低硒植物,在阴雨年份收获的玉米更加缺硒。工业污染造成土壤中硫、硒比例的失调(硫与硒互为拮抗物),使硒缺乏。饲料中维生素E缺乏,使硒的消耗增加。幼龄畜禽生长快,对硒的需求量大,若不在饲料中添加硒,即可发生硒缺乏症。
(3)饲料久贮、饲料发霉、脂肪酸败(有哈喇味)、鱼粉品质差等可使维生素E减少;蛋白质饲料添加过多。
【发病机理】
硒和维生素E是两种天然的抗氧化剂,目前的研究表明,硒的抗氧化作用是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清除不饱和脂肪酸来实现的,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是通过抑制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产生的游离根对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GSH-Px能清除体内产生的过氧化物和自由基,保护细胞膜免受损伤。自由基如过氧化氢(H2O2),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有机的脂质过氧自由基(ROO·)等。
正常情况下,体内自由基不断产生,又不断被清除,生成速度和清除速度保持相对平衡。在机体缺硒时,这种平衡被破坏,自由基增多,破坏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促进细胞衰老。自由基使细胞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发生,破坏细胞膜,造成细胞结构和功能损害,导致细胞死亡。临床上出现白肌病、仔猪营养性肝病、鸡渗出性素质、胰腺纤维化、黄牛猝死等。这些疾病在临床上是互相联系的。
【症状】
1.共同症状 急性型的常突然死亡。慢性型表现顽固性腹泻;贫血;骨骼肌病变引起的姿势异常和运动障碍;心律不齐,心脏功能不全;神经兴奋或抑制;繁殖机能障碍。幼畜以白肌病(肌营养不良)为主,成年家畜以繁殖障碍为主。动物种类以及年龄、性别不同,临床特征也有差异。
2.猪 多见于哺乳和断奶仔猪,尤其是生长快、体况好者。精神沉郁,顽固性腹泻,站立困难,常呈前腿跪下和犬坐姿势,皮肤、可视黏膜苍白。呼吸和脉搏增高,肺部听诊有湿啰音。排红棕色尿液。有的病例突然急性心衰而死亡。成年猪多为慢性经过,在寒冷地区常因感冒等诱发。特点是病程长,明显的繁殖障碍,屡配不孕,早产、死胎、弱仔。排红尿,死亡率高。
3.禽
(1)雏禽(2~3周龄)多发渗出性素质。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并积聚于皮下,引起翅膀、胸腹部皮肤出现淡蓝绿色水肿。排稀便或水样便,最后衰竭死亡。
(2)4周龄以后幼雏易发白肌病,表现为全身软弱无力,贫血,腿麻痹而卧地不起,羽毛松乱,翅下垂,衰竭而亡。
(3)2~7周龄雏鸡脑软化,也称“幼鸡衰弱病”。这是维生素E缺乏为主的疾病。表现为发育不良,软弱。
(4)种蛋维生素E缺乏,孵化在开始就发育不良,第7 d死亡率增加。孵出的雏鸡失明,不活泼,成活率低。
犊牛和羔羊表现为典型的白肌病症状群。2~4月龄生长迅速的犊牛最易发生,运动可促进病情加剧。病初症状是步态强拘和衰弱,随后麻痹,呼吸紧迫,吃奶无力,消化紊乱,伴有顽固性腹泻、心率加快、心律不齐。成年母牛产后胎衣不下与低硒有关。母羊妊娠率降低。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在骨骼肌、心肌、肝脏,其次是肾脏和脑组织。
骨骼肌色淡,局灶性发白或发灰的条状或片状变性区,呈鱼肉或煮肉样,双侧对称。心肌扩张变薄,心内膜下肌肉层呈灰白色或黄白色的条纹或斑块(即“虎斑心”)。有些仔猪生前无明显症状,剖检可见心脏变形,横径增大,看似球形,有的呈桑葚样,称为“桑葚心”。肝脏肿大,表面粗糙,外观似槟榔样花纹,称为“槟榔肝”。肾脏充血肿胀,有出血点和灰白色的斑状病灶。猪、鸡出现脑软化。
【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典型病理变化等可以确诊。
【治疗】
白肌病应对病畜及早应用硒制剂治疗,配合维生素E;脑软化应以补维生素E为主,配合硒制剂。
(1)0.1%亚硒酸钠肌内或皮下注射,仔猪1~2 mL,羔羊2~3 mL,犊牛5 mL,雏鸡、鸭0.3~0.5 mL;成年猪10~20 mL,成年羊5 mL,成年牛15~20 mL,成年鸡、鸭1 mL,隔15~20 d再注射1次。维生素E肌内注射,犊牛300~500 mg,羔羊、仔猪减量。
(2)配合使用维生素A、B、C。
(3)禽类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拌料较为方便。在饲料中补充0.5%植物油,或每天每只添加维生素E 500 IU可起到防治鸡脑软化的作用。
(4)补硒时注意用量不可过大,以免硒中毒。
【预防】
(1)应在冬、春季加强对妊娠母畜和仔畜的饲养管理,增加蛋白质饲料和富硒豆科牧草(如苜蓿)等。
地方性缺硒,对母畜妊娠中后期,肌注0.1%亚硒酸钠液,牛、马5~15 mL,猪、羊4~6mL,也配合维生素E。产后补充1次。对出生后2~3d内的新生仔畜注射0.1%亚硒酸钠液1次,犊牛、幼驹5~10 mL,羔羊、仔猪1~2 mL,隔1月后再注射1次,并在饲料中添加含硒的微量元素添加剂。
(2)使用硒缓释丸。用亚硒酸钠或硒酸钠与铁等金属制成硒丸,把硒丸投入反刍动物的瘤胃中。这种方法安全、可靠、维持时间长。
(3)把硒制剂喷洒于饲料中,边喷边搅拌混合均匀,然后再饲喂家畜。
(4)给植物叶面喷洒亚硒酸钠液,可提高粮食和秸秆的含硒量,在预防人与动物硒缺乏症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将0.5~1 g亚硒酸钠溶于20 kg水中,可喷洒1亩(1亩≈666.67 m2)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