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 肉鸡猝死综合征
肉鸡猝死综合征又称肉鸡急死综合征或翻仰症,常发生在快速生长肉鸡群中食欲和体况最好的雄性个体。患鸡生前一般难以见到任何明显临床症状,常常在食槽附近突然翻到或仰卧,鸡翅扑打和两脚骚动几次后死去。
【病因】
本病病因复杂,发生可能与下列一些因素有关。
1.性别因素 多发生在雄性仔鸡,通常在一个肉鸡群中,雄性肉鸡猝死综合征病鸡占整个病鸡数的50%~80%。
2.生长速度 生长快速的肉鸡,其发病率明显高于生长缓慢的肉鸡,但生长速度降低10%时,对发病率似乎无多大影响,只有生长速度降低40%时,其发病率可几乎降低至零。
3.饲料因素 与日粮组成、形态、营养成分等有关。高营养浓度的日粮,饲喂粉状饲料或糊状饲料,低蛋白、低脂肪,维生素不平衡等对肉鸡猝死综合征发病率增加。
4.应激 饲养密度过大、噪声、抓扑以及其他的一些应激因素均可提高肉鸡猝死综合征的发病率。
5.光照 连续光照与限制光照的饲养相比较,前者显然提高肉鸡猝死综合征的发病率。其原因可能是持续光照使鸡群有最大限度的采食量,与鸡群生长很快有关。
【症状】
患鸡生前没有任何先兆症状。Newberry等通过录像研究了死于肉鸡猝死综合征患鸡死亡前后12 h的异常行为,发现所有死于SDS的肉鸡都是突然发病,身体失去平衡,向前或向后跌倒,呈仰卧或俯卧,双翅剧烈扑动,肌肉痉挛,发出“嘎嘎”叫声。患鸡死后多数两脚朝天(80%),少数侧卧(15%)和俯卧(5%),腿和颈伸展。
【病理变化】
患鸡体格健壮,肌肉丰满,嗦囊和肠道内充满了食糜;心房扩张,内有血凝块,心室紧缩,质地坚硬;肝脏稍肿,色泽较淡,部分病鸡肝脏破裂;胆囊空虚或变小,胆汁少或无胆汁;肺充血水肿;腹膜和肠系膜上血管充血,静脉怒张。
【诊断】
对患鸡广泛的细菌学和病毒学检查均不能发现任何潜在的病原体;患鸡死后观察,可见其体况良好,多呈仰卧姿势;嗦囊和胃肠道内食糜充盈;胆囊变小或空虚;肺淤血和水肿;心房扩张,心室紧缩,后腔静脉淤血、扩张。
【防治】
肉鸡猝死综合征病因复杂,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对3~20 d龄肉仔鸡进行限制性的饲喂;在鸡舍内变持续光照为间隙光照;在日粮添加牛磺酸;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的水平;在饲料中以葵花油替代动物脂肪;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尽可能减少应激因素;发现低钾血症患鸡后,可按0.6 g/只剂量的KHCO3通过饮水投服,也可按每吨饲料搀入3.6 kg的KHCO3后进行饲喂。在饲料中添加硒制剂和维生素E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用粉状饲料替代颗粒饲料可降低肉鸡猝死综合征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