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3 淋巴外渗
2025年10月13日
7.2.3 淋巴外渗
在钝性外力作用下,特别是斜方向的外力强力滑擦体表,致使淋巴管破裂,大量淋巴液积聚于组织内所引起的非开放性损伤称为淋巴外渗。如跌倒、冲压、墙壁门框的挤擦,马蹄搔爬,冲撞饲槽时易均易发生。
【症状及诊断】
淋巴外渗多发生于淋巴管丰富的皮下结缔组织内,如胸前、颈部、肩部、腹侧、臀部和股内侧。犬有时发生于腮腺部,须注意与腮腺炎相鉴别。淋巴外渗在临床上形成肿胀缓慢,一般于伤后3~4d出现肿胀,并逐渐增大。肿胀界限明显,有波动感,皮肤不紧张,无热痛,炎症轻微。穿刺液橙黄色稍透明,有时其中混有少量血液。病程长者,肿胀有坚实感。
【治疗】
首先应除去病因,使动物安静,以利于淋巴管闭塞。较小的淋巴外渗可于波动明显处用注射器抽出淋巴液,然后注入95%酒精或酒精福尔马林液(95%酒精100 mL,福尔马林1 mL,碘酊数滴,混合),停留片刻,将其抽出,以期淋巴液凝固堵塞淋巴管断端,而达到制止淋巴液流出的目的。应用1次无效时,可行第2次注入。对较大的淋巴外渗,可行切开,排出积液及纤维素块,用酒精福尔马林液冲洗,并将浸有该药液的纱布填塞于腔内,作假缝合。当淋巴管完全闭塞后,再按创伤治疗。
治疗时应当注意,长时间的冷敷能使皮肤发生坏死;温热、刺激剂和按摩疗法,均可促进淋巴液流出和破坏已形成的淋巴栓塞,都不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