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表面或深层的炎症。临床上以不定型热、咳嗽、流鼻液,听诊有干、湿啰音为特征。依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根据炎症部位可分为弥漫性支气管炎、大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炎。发生于各种畜禽,尤以幼畜多见,春秋两季发病率高,有时具有流行性。
【病因】
1.原发性原因 主要是受寒感冒导致畜体抵抗力降低引起的。吸入刺激性气体、尘埃、霉菌、芽胞、污浊液体或粉末饲料,吞咽困难时的误咽,经鼻投药时的误投,药液流入气管时也能发生本病。营养不良、过劳、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缺乏,常成为支气管炎发病的诱因。
2.继发性原因 见于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如流行性感冒、腺疫、出血性败血症、羊痘、口蹄疫、犬瘟热、肺丝虫、猪蛔虫病等,或邻近器官疾病的蔓延引起。
【发病机理】
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防制机能降低,使呼吸道内常在的和从外侵入的细菌得以繁殖,引起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上皮细胞脱落,分泌物增多而发生炎症。炎性浸润,刺激黏膜中感觉神经末梢,发生咳嗽。支气管内存留大量炎性产物,呼吸受障碍,出现各种啰音。由于支气管黏膜肿胀,口径缩小,引起呼吸困难。当炎症蔓延至细支气管时,则继发细支气管炎。向广范围的支气管蔓延时,则继发弥漫性支气管炎。蔓延到肺泡时,则继发支气管肺炎。细菌毒素和炎性分解产物的吸收,可引起体温升高和其他全身症状。
【症状】
1.急性病例 主要症状是咳嗽。病初是短而疼痛的干咳,以后咳嗽变为湿长而不痛的咳嗽。常有多量鼻液流出,鼻液初为白色黏液,后变为黏性、脓液,体温正常或轻度升高(0.5~1℃),呼吸加快,严重者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呈蓝紫色。胸部听诊,病初肺泡呼吸音增强,2~3 d后,可听到干啰音,随着炎症的发展,则听到水泡音。当支气管炎发展为细支气管炎或弥漫性支气管炎时,全身症状加重,体温升高1~3℃,且持续不退,并出现呼吸困难,眼结膜发绀,呼吸、脉搏增数,食欲废绝,精神萎靡等。肺部听诊有捻发音及水泡音。
2.慢性病例 急性支气管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因病因长期反复作用转为慢性,一般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持久咳嗽,拖延数月甚至数年,早晚或运动后加重,多为痉挛性咳嗽(图2.1)。将少量渗出物咳出以后,咳嗽即停止。鼻液时多时少,肺部听诊多见干性啰音,极易继发肺气肿。脉搏、体温常无变化,日期一长,病畜消瘦无力,老龄牲畜更为严重。
【诊断】
根据是频发咳嗽,流鼻液,肺部出现干性或湿性啰音等临床症状可以确诊。在鉴别诊断时,必须与以下疾病区别。
1.喉炎 触诊喉部疼痛、肿胀,肺部叩诊、听诊无变化。
图2.1 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牛持续性咳嗽,站立时头颈伸展
2.支气管肺炎 弛张热型,胸部有岛屿状浊音区,听诊病变部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或有小水泡或捻发音。
3.肺充血和肺水肿 有红色或淡黄色泡沫样鼻液。呼吸高度困难,肺部听诊有湿性啰音和捻发音。
4.肺气肿 二段呼气,出现喘沟。肋间隙增宽,肺部鼓音,两肺叩诊界后移。
【治疗】
本病治疗原则是消除炎症,祛痰止咳,制止渗出和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畜舍清洁卫生,防止吸入尘埃及不清洁空气,注意预防感冒,常可避免发生本病。
1.消除炎症 采用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抗生素有青霉素和链霉素。可用青霉素400万~800万IU(羊、猪减半)肌内注射,2~3次/d,但以青、链霉素联合应用效果显著。青、链霉素各100万IU,溶于0.25%~0.5%盐酸普鲁卡因溶液或蒸馏水10~20 mL中,气管内注射,每日1次,4~5次为1疗程,也有较好效果。可选用四环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或红霉素等。磺胺类药物,常用SD或长效磺胺类,并配合增效剂(TMP),如SMP-TMP,SD-TMP注射液,20~25 mg/kg,每12~24 h注射1次。
2.祛痰止咳 对咳嗽频繁、支气管分泌物黏稠的家畜,为稀释痰液,可用祛痰剂。如氯化铵牛、马10~20 g,猪、羊0.2~2 g。出现痉挛性咳嗽,无痰或痰不多时,可选用镇痛止咳剂,如复方樟脑酊,牛、马30~50 mL,猪、羊5~10 mL,内服,每日1~2次;复方甘草合剂,牛、马100~150 mL,猪、羊10~20 mL,内服,每日1~2次等。
3.制止渗出和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 可用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以制止渗出。也可用碘化钾内服或碘化钙溶液静脉注射,以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对心脏衰弱时,可注射强心剂。
4.中药治疗 主要清热降火,止咳祛痰,方用款冬花散。款冬花30 g,知母24 g,贝母24 g,马兜铃18 g,桔梗21 g,杏仁18 g,双花24 g,桑皮21 g,黄药子21 g,郁金18 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牛、马)。
【预防】
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常保持圈舍卫生,增强动物的抵抗力。免受风、寒、雨侵袭,以防感冒;避免机械的或化学的致病因素的刺激;及时治疗易引起支气管炎的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