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菜籽饼中毒

5.2.2 菜籽饼中毒

菜籽饼中毒是由于家畜采食过量含有芥子甙(硫葡萄糖甙)的菜籽饼而引起的疾病,表现胃肠炎、肺气肿和肺水肿、肾炎、溶血性贫血等临床综合征。主要发生于猪、鸡和牛。

【病因】

菜籽饼是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品,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饲料。但菜籽饼中含有较多影响家畜采食、消化吸收的有毒成分,总称为“抗营养因子”,其中芥子甙影响最大。芥子甙本身无毒,当进入动物胃肠道后在芥子酶(菜籽饼中存在)的作用下,水解为多种有毒物质,吸收后对家畜产生毒害作用。

【症状】

菜籽饼中毒主要表现在泌尿、消化、呼吸和神经系统等方面。

1.溶血性贫血 一般病例先表现血尿,迅速衰弱,精神沉郁,黏膜苍白,心跳过速,呼吸加快,腹泻。

2.“油菜目盲” 牛、羊吃油菜后突然呈现目盲。检目镜检查,眼睛正常,瞳孔对光有反应。一般视觉可恢复,但需经过数周时间。小公牛有仰头和疯狂等神经症状。

3.肺气肿 严重呼吸困难,呼吸加快或张口呼吸,较快地发展为皮下气肿。大多转成慢性,不能痊愈。

4.消化紊乱 厌食,排粪少,瘤胃蠕动音低或消失,腹痛、腹泻。

【治疗】

目前尚无可靠的治疗方法,中毒后立即停喂有毒菜籽饼,补充铁制剂。

(1)保护胃肠黏膜,减少毒素吸收。将淀粉用开水冲成浆待温后内服,也可用0.5%的鞣酸溶液洗胃或内服。

(2)保肝、强心、预防肺水肿。用10%的葡萄糖溶液和维生素C以及强心剂进行静脉注射。

(3)“油菜目盲”和肺气肿时,应用抗组胺药物有效,其他药物疗效均较差。

【预防】

国内外已经培育出“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品种。对普通菜籽饼可做如下脱毒处理:

①坑埋法。将菜籽饼用水拌湿(1∶1加水量)后埋入土坑中30~60 d,可除去大部分毒物。

②水浸法。用水浸泡12~24 h,换水后再煮1~2 h。但水溶性营养成分在浸泡后损失较大。

③热处理。蒸、炒、高压热处理都可使毒性降低。

若直接饲喂,必须控制用量。一般而言,日粮中菜籽饼含量:鸡在5%以下,猪10%以下,牛1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