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 铜中毒

5.6.1 铜中毒

铜中毒是动物摄入过量铜而发生的以腹痛、腹泻、肝功能异常和贫血为特征的中毒病。猪铜中毒临床发生较多。

【病因】

1.多因一次误食可溶性铜盐 如猪常因矿物质添加剂或饲料中铜含量过高中毒;也有用硫酸铜溶液内服给绵羊驱虫,因浓度和剂量较大造成中毒的。

2.环境污染或土壤中铜含量太高 长期用含铜较多的猪粪、鸡粪给牧草施肥,致牧草中铜含量较高;某些植物,如地三叶草、天芥菜等可引起肝脏对铜的亲和力增加,铜在肝内蓄积。这些因素常引起慢性中毒。

单胃动物对铜耐受性强,绵羊最易感,其次为牛。据报道,因长期用同一机器搅拌猪和绵羊饲料而引发绵羊慢性铜中毒。一般要求在仔猪生长日粮中以添加125~200 mg/kg最为适宜,猪对铜的耐受量为250 mg/kg,大于500 mg/kg可致死亡。绵羊、犊牛摄入铜20~100 mg/kg,成年牛200~800 mg/kg,可引起急性中毒。

【症状】

急性铜中毒主要表现严重的胃肠炎,腹泻,粪及呕吐物中含绿色至蓝色黏液,心跳加快,惊厥,麻痹,1~2 d内虚脱而死。病程稍长的,会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

慢性铜中毒往往因长期蓄积引起,开始症状不明显,常突然出现溶血(因为当肝铜蓄积到一定程度后,才突然释放进入血液,血铜浓度迅速提高并进入红细胞和尿液),表现为精神差,虚弱,粪便稀而色黑,不吃,喝水多,尿红色或酱油色,可视黏膜苍白、黄染。妊娠母猪铜中毒常发生流产,多为木乃伊和黑死胎。

【诊断】

根据病史,结合腹痛、腹泻、贫血而作出初步诊断。结合饲料、饮水中铜含量测定可以确诊。简易诊断:取胃内容物或粪便,加氨水,检样由绿变蓝,说明可能有铜存在。

【治疗】

急性中毒可按0.5 mg/kg体重的三硫钼酸钠,稀释成100 mL,缓慢静脉注射,可促进铜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对慢性铜中毒按每日每只日粮中补充100 mg钼酸铵和1 g无水硫酸钠,拌匀饲喂,连续数周。

【预防】

正确使用铜制剂,绝对不能盲目大量添加。此外,在饲料中适量添加铁和锌元素,使动物体内的铜、铁、锌三种元素保持相对平衡,可预防铜中毒。如在生长猪饲粮中锌为130 mg/kg、铁为150 mg/kg时,可防止250 mg/kg饲料铜的毒性作用,并能显著促进仔猪生长及降低饲料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