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 镉中毒

5.6.3 镉中毒

镉中毒是动物长期摄入大量的镉而引起的生长发育缓慢、肝脏和肾脏机能障碍、贫血和骨骼损伤为特征的中毒病。主要发生在环境镉污染地区,常见于放牧的牛、羊和马。

【病因】

环境污染是造成镉中毒的主要原因。如江西赣南地区由于钨矿选矿的废水中含有镉,用其灌溉农田,导致土壤镉、稻草镉升高,同时由于钼污染,共同作用使水牛发生“红皮白毛症”,猪和鸭也表现明显镉中毒病变。

镉影响机体对铁的吸收,由于造血原料缺乏而发生贫血。长期作用引起肝坏死。镉能引起动物睾丸损伤、坏死和精子畸形。镉能影响神经递质含量而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症状】

1.急性中毒 表现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虚脱死亡。

2.慢性中毒 一般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各种动物表现不同。绵羊精神沉郁,毛粗乱无光,食欲下降,黏膜苍白,消瘦,走路摇摆,严重者下颌间隙及颈部水肿,血液稀薄。猪生长缓慢,皮肤及黏膜苍白,其他症状不明显。水牛钼镉中毒时,贫血,消瘦,皮肤发红。

繁殖功能障碍,公畜睾丸缩小,精子生成受损,母畜不孕或死胎。

【诊断】

根据贫血、消瘦等临床症状及本病发生在镉污染地区等可初步诊断。参考血液变化(血稀薄,红细胞数减少,红细胞变形和脆性增大)。土壤、牧草和动物体内镉含量的分析可作为诊断依据。

【防治】

解毒主要用乙二胺四乙酸钠钙或巯基络合剂(参考铅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