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急性实质性肝炎

1.5.1 急性实质性肝炎

急性实质性肝炎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肝脏发生以肝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炎症。

【病因】

急性实质性肝炎主要由传染性因素和中毒性因素引起。

1.传染性因素 细菌性因素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坏死杆菌、沙门氏菌、化脓棒状杆菌等。病毒性因素有犬病毒性肝炎病毒、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鸡包涵体肝炎病毒等。寄生虫因素有弓形虫、球虫、肝片吸虫、血吸虫等。

病原体进入肝脏不仅引起破坏肝组织而产生毒性物质,还在过程中自身释放大量毒素或者造成肝组织机械性损伤,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

2.中毒性因素 常见中毒性因素有:霉菌毒素,如黄曲霉菌、镰刀菌等;植物毒素,如蕨类植物、野百合等;化学毒素,如砷、磷、汞、铜、氯仿、钾酚等化学物质;代谢产物,如机体代谢障碍产生大量中间代谢产物造成自体中毒。

【症状】

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可视黏膜黄染;呕吐,腹痛,尿色发黄;严重情况时后肢无力,共济失调,甚至昏迷。急性转为慢性时,则表现为长期消化机能紊乱、营养不良、消瘦。

【诊断】

尿液检查:尿胆红素增加,尿中有蛋白,尿沉渣中出现蛋白管型及肾上皮细胞。生化检查:肝指标升高。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检查可初步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是排除病因、加强护理、保肝利胆、促进消化机能。

停止饲喂发霉或变质食物,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使用抗生素或抗寄生虫药物。保持病畜安静,避免刺激。饲喂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饲料,给予优质草料。常采用2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保肝利胆。必要时给予肝泰乐注射液保护肝脏功能。给予复合维生素片和酵母片改善新陈代谢、促进消化机能。对于黄疸明显的病畜可使用退黄药如天冬氨酸钾镁;病畜表现疼痛或狂躁不安时应给予镇静止痛药。

【预防】

应加强饲养管理,防止饲料霉变,加强防疫卫生,防止感染。加强肝脏功能,保证家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