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狼密谋下的土地沦落,俄国坐收渔利: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

虎狼密谋下的土地沦落,俄国坐收渔利: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

1856年10月,正值英法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趁火打劫。1857年6月,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在黑龙江的蒙古边境集结重兵,企图以武力要挟清政府承认俄国对我国黑龙江大片领土的占有权。与此同时,俄国又派出普提雅廷出使中国,向清政府提出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为界的要求。在遭到拒绝后,俄国便与英、法密谋联合进攻北京和天津。

1858年2月,英、法、俄、美4国公使在上海分别照会清政府,要其满足它们的侵略要求。俄国使臣厚颜无耻,不仅提出以黑龙江为中俄新边界,而且还要以乌苏里江右岸为界。4月,4国再次向清政府施压。正在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清朝统治者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决定向列强妥协。5月29日,清政府派出桂良、花沙纳前往天津谈判。俄国公使普提雅廷抢在英、法、美之前,于6月13日逼迫桂良和花沙纳签订中俄《天津条约》。条约共12款,主要内容有:俄国可以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琼州和其他国家所开各口岸通商;俄国在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并派兵船在这些口岸停泊;俄国东正教教士可在内地自由传教;中俄两国派人对所谓以前未明确的边界进行勘察;扩大陆路通商,俄国可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中俄《天津条约》的签订,使俄国获得与西方国家一样的特权。不仅如此,在所谓“勘察边界”的旗子下,俄国开始一步步吞并中国的广大领土,从而成为对中国利益最大的掠夺者。

1859年7月,沙俄驻华全权公使伊格纳切夫要求清政府同意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开放库伦、张家口、北京等地作为商埠,但被拒绝。于是,伊格纳切夫于1860年夏到达上海与英国公使额尔金、法国公使葛罗勾结。7月,英法联军进抵大沽口。8月,天津陷落。

清政府急忙派人与英法谈判。与英法公使同行的伊格纳切夫出于坐收渔利的目的,煽动英法破坏谈判,进攻北京。10月,英法联军攻入安定门,控制了北京城。前来乞和的恭亲王奕诉为了清廷的苟延残喘,在明知是引狼入室的情况下,还是会晤了伊格纳切夫,希望他出来斡旋。

10月24、25日,清政府与英国和法国分别签订了《北京条约》。3天以后,伊格纳切夫暴露出“调停人”掩盖下的真实面目,向奕诉提交了一份新的中俄条约草案和俄国单方面绘制的东部边界地图。11月14日,在威逼之下,奕诉被迫在条约上签字。中俄《北京条约》共15款,主要内容有: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重新规定中俄西段边界;两国派人勘察中俄东界、西界;两国边民免税自由贸易;准许俄商在库伦、张家口零星贸易;增开喀什噶尔为商埠;俄国在喀什噶尔、库伦增设领事馆;等等。

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约4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沦落到俄国手中,俄国坐收渔利,长期以来侵占中国领土的野心得到了暂时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