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一世野心的受挫:《普鲁特条约》(1711年)

彼得一世野心的受挫:《普鲁特条约》(1711年)

在俄国的战略版图上,黑海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占领黑海,意味着迈出了进入地中海的关键一步。由此,俄国就能够将自己的势力深入到欧洲的心脏地带。在17世纪,土耳其控制着黑海。为了打通进入黑海的道路,俄国一直将土耳其视为重要敌人。在17世纪末,彼得一世更是主动挑起战端。1695年春天,彼得亲率15万俄军,兵分两路,向黑海要塞亚速进军。在8月15日和10月5日的两次强攻中,俄军遭到土耳其军队及土耳其属国克里木军队的顽强抗击,伤亡惨重,被迫撤退。但彼得并未就此罢手,他针对战争中俄军暴露出的弱点,下大力整饬军队,为第二次进军亚速作积极的准备。

经过彼得的军事改革,俄军不仅扩充了陆军,编制了新兵团,而且建立了一支较大规模的舰队。与此同时,俄军的指挥体系和获取兵员的方式也都得到了改善。在此基础上,1696年5、6月间,俄军再次南下,发动了对亚速的第二次远征。在陆军展开攻击的同时,俄海军舰队从海上封锁了亚速,截断了土军获得给养和援兵的海上运输线。在陆海两面夹攻下,亚速守军陷于孤立,被迫于7月18日宣布投降。1700年7月,俄国和土耳其签订了《君士坦丁堡和约》。根据和约,俄国获得了亚速要塞及其附近地区,保证了俄国获得向黑海扩张的根据地。

1700年8月7日,俄国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发动了对瑞典的北方战争。1710年11月,应瑞典国王的请求,土耳其向俄国宣战,此举正中彼得下怀。在他眼中,吞并黑海北岸地区的时机到来了。于是,他亲率4万大军出征,希望迅速打败土耳其。但孤军深入的结果,是陷入土耳其和鞑靼军队的重围,俄军在1711年7月的普鲁特河战役中遭到惨败,被迫接受《普鲁特条约》。根据条约,俄国归还亚速港,解散黑海舰队以及拆除一些军事要塞。《普鲁特条约》标志着彼得夺取黑海的计划宣告破产,他不可一世的勃勃野心也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