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的烟幕:《非战公约》(1928年)
《洛迦诺公约》的签订,并没有改善欧洲的局势,相反,却恶化了国际关系。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使各国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的斗争日益加剧,经济领域的争夺也促使各国的军备竞赛更加激烈。但是,为了掩人耳目,各国一反常态,又不约而同地放出了裁军的烟幕。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各国人民还没有从战争导致的惨祸和痛苦中完全解脱出来,他们害怕战争,更痛恨战争。“和平主义者”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为迎合各国人民的这种“和平”心理,大谈裁军,而且各国政府和国际联盟必须在裁军问题上有切实行动才能对人民有所交代。早在1920年,国联就组织过一个非政府间的裁军临时混合委员会。1925年12月,国联行政院决议成立由各国官方代表组成的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并邀请苏联、美国参加,并为1927年春举行的裁军会议作准备。1926年5月,裁军筹备委员会在日内瓦召开第一次会议。在会议上,各国一面叫喊着要裁军、一面在千方百计地提出限制对方武力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各自的扩军。法国坚持主张必须保持自己的陆军优势;英国在力图限制法国陆军的同时,强调对海军的裁减应当“适应国情”,以保持自己的海军优势;德国则威胁说,各国的权利应该平等,要求战胜国必须裁军,否则有权重整军备。显然,意见不和,很难达成什么协议。直到1930年底,各国又纸上谈兵了一番,才达成了一个所谓的裁军公约草案,而且规定当任何国家认为“情况变化”时,可以不受公约的约束,实质上该草案只是废纸一张。在裁军筹委会上,苏联曾先后提出一个全面彻底销毁一切武器的方案和一个要求大量裁减进攻性武器的局部裁军方案,都因资本主义大国的反对而成为废案。1927年6月20日,在美国的倡议下,在日内瓦召开了一次单纯裁减海军的会议,法意拒绝参加,出席会议的只有英、美、日三国,美国主张华盛顿会议(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上美、英、法、意、日5国共同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对于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限制比例推广到一切其他舰种,以达到在海军军备方面与英国完全平等,英国坚决反对削弱自己的做法,日本为了保持现有在巡洋舰方面对美国的优势,也极力反对美国的方案,会议在未达成任何协议的情况下于8月4日不欢而散。就在这种没有多大希望的裁军气氛下,美国迎来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0周年纪念日。几千名曾在欧洲作战的美国志愿兵为纪念这个日子来到巴黎。法国外长白里安在纪念集会上发表了对美国充满友好感情的特别声明,表示愿意与美国一起签订“任何相互承担义务”的协定,以期“把战争置于法律保护之外”。法国的用意很明显,就是用加强同美国的关系提高法国在欧洲日渐衰落的军事政治地位,同时也想取得解决对美债务的有利条件等。美国也正想有一个领导欧洲、对抗国联的机会。经过一个时期的酝酿,美国国务卿凯洛格提出了缔结多边条约的建议,主张这样的条约应有欧洲和美洲的其他国家参加。1928年8月27日,《白里安—凯洛格公约》的签字仪式在巴黎举行,英、美、法、比、德、意、波、捷、日等15个国家参加了签字仪式。截至1929年7月29日公约正式生效时,有44个国家参加,至1933年,共有63个国家加入。《白里安—凯洛格公约》的正式名称是《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因在巴黎签订,也有人称之为《巴黎公约》或《非战公约》。
《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有:(1)缔约各方以它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它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2)缔约各方同意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在《非战公约》中,“战争”是泛指的概念,它并未明确谴责侵略战争是国际罪行。同时,《非战公约》的措辞也是不明确的。《非战公约》中使用了“废弃战争”,而没有使用“禁止使用武力”,这就给侵略者以可乘之机。七七事变后,日本法西斯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全面战争,但它却不承认这是战争,而诡称为“武装冲突”,以逃避违反《非战公约》的罪名。另外,参加签署的美、英、法、日等国都作了一些保留。例如:法国要保留“合法的防御权”和“自卫权”,英国提出对英国“具有特殊而重大利害关系”的地区保留行动的自由。这些保留条件,实际上使《非战公约》变得毫无作用。
不过,《非战公约》宣布“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这意味着它所宣布的是项公认的基本原则,而违反了这项原则就是反人类的罪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审判德日法西斯战犯的纽伦堡和东京国际军事法庭的宪章中以及两个法庭对甲级战犯的审判和判决,都确认了《非战公约》的这种积极意义。纽伦堡法庭判决书指出:本法庭认为,郑重废弃以战争为国家政策的工具,必然包含战争在国际法上为非法的主张;凡策划并进行这样的战争,因而产生不可避免的和可怕的后果者,在这样做的时候就是犯了罪。利用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以解决国际争端,这样的战争当然包括侵略战争在内,因而这种战争,是公约所禁止的。
西方大国没有邀请苏联参加该公约的谈判和签署,直到1928年8月27日公约签字的那一天才向苏联发出邀请参加的照会。苏联政府于9月6日发表正式声明,宣布决定加入该公约。在声明中苏联也提出一项保留,即拒绝承认其他国家对该公约所提出的任何保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