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独占到被共同支配,各国对华霸权彼此妥协:《九国公约》(1922年)
2025年08月10日
从被独占到被共同支配,各国对华霸权彼此妥协:《九国公约》(1922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调整海军力量对比,重新划定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经美国提议,于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史称“华盛顿会议”或“太平洋会议”。参加会议的除东道主美国外,还有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和中国,所以这次会议也称“九国会议”。在美国国务卿休斯、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和日本海相加藤友三郎的操纵下,会议设立了由美、英、日、法、意5个国家代表组成的“缩减军备委员会”和9国全部参加的“太平洋及远东问题委员会”。会上,各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美、英、日经过激烈的争吵,终于在部分问题上达成协议。会议最后批准并通过了《四国条约》《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等7项条约和12项决议案。
华盛顿会议
九国会议
其中,《九国公约》是针对中国问题所签订的条约,其全称为《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在1922年2月6日即会议的最后一天签署。该公约全文共9条,主要内容为:缔约各国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以及领土与行政的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商务实业机会均等的原则;缔约各国不得彼此间及单独或联合与任何一国或多国订立条约和协定,以侵犯或妨害友邦;为贯彻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缔约国(除中国外)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求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专利或优越权。
《九国公约》是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对中国的霸权,彼此暂时妥协的结果。它的签订,使中国从被日本独占恢复到受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