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公然侵占澳门,“莲花宝地”被掠:中葡《和好通商条约》(1887年)
2025年08月10日
葡萄牙公然侵占澳门,“莲花宝地”被掠:中葡《和好通商条约》(1887年)
1925年,中国著名学者闻一多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由7首诗组成的一组诗《七子之歌》,用拟人的手法,哭诉被列强掠去的7处失地。7处失地分别为澳门、香港岛、台湾、威海卫、广州湾(广东湛江)、九龙岛和旅大(旅顺、大连)。1999年12月20日,被誉为“莲花宝地”的澳门回归祖国,《七子之歌·澳门》被用作庆典的主题曲。虽然闻先生不能亲眼看到这一历史时刻,但他的在天之灵也会获得慰藉。
澳门处于珠江口西南部,从秦朝起就是中国领土。1553年,开始有葡萄牙人在此居住。1557年,葡萄牙殖民者通过贿赂广东官吏,强行在澳门登陆并居留。1849年3月5日,葡萄牙擅自发布通知,关闭广东海关监督驻澳门办事处,赶走清政府官员和海关人员,并停止向广东香山县缴纳地租。就这样,葡萄牙公然强占了澳门。自此,葡萄牙人在澳门一直拥有特权或特殊地位,引起当地居民的不满,反抗不时发生。
1880年到1883年间,葡萄牙政府利用中俄、中法关系紧张之机,多次妄图迫使清政府承认澳门归葡所有,但均未得逞。1887年,清朝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派人与葡萄牙谈判有关澳门协助缉私的问题。3月26日,双方签订了中葡《会议草约》。《草约》竟规定葡萄牙在澳门有永久的驻兵和行政管理权。同年12月,腐朽昏庸的清政府派总理大臣奕訢与葡萄牙代表在北京签订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亦称中葡《北京条约》)。《条约》共54款,附《缉私条款》3款。主要内容有:清政府承认葡萄牙在澳门及澳属之地有永驻和管理权;葡派公使驻北京;葡萄牙可享有与其他列强同等的通商等特权;葡萄牙有领事裁判权;等等。一纸条约,满足了葡萄牙几百年来攫取中国澳门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