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扩军备战的遮掩:两次海牙会议所订条约(1899年、1907年)

列强扩军备战的遮掩:两次海牙会议所订条约(1899年、1907年)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特别是英、法、俄形成一个军事集团,德、奥、意形成另一个军事集团以后,列强间展开了疯狂的军备竞赛。军备竞赛的结果,是各国的军费开支不断上涨。扩军竞赛既引起了各国国内政治经济状况的严重恶化,也造成国际形势的极度紧张,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出现。面对人民的抗议和指责,各强国政府不得不作出种种和平姿态,以掩盖其妄图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1898年8月24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建议召开欧美亚三洲各独立国家参加的海牙和平会议,就有关限制军备竞赛进行商讨。尽管对于沙皇的建议,各国政府态度冷漠,但都未表示拒绝。

1899年5月18日,第一次海牙国际和平会议召开,与会的共有26国。会上,各大国对裁军都表现消极。7月29日,会议通过了3个条约:《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关于陆战法规与惯例公约》《将关于伤病战士待遇的日内瓦公约(1864年)推行于海战的公约》。另外会议还签订了有关不使用毒气弹和禁止空投爆炸物的声明。由于条约和声明并无严格规定执行措施,因此其实际意义不大,会议基本上归于失败。

1904年10月21日,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发出呼吁,召开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但缘于种种情况,会议直到1907年6月才正式举行。此次与会国,除第一次会议的所有参加国外,还包括中南美的17个国家。会上,大国间明争暗斗,争相在裁军的口号下为自己的实际扩军铺平道路。所以,与第一次和平会议一样,此次会议也在召开不久即陷入败局。不过,会议也并非毫无成果,不仅对上次会议签订的3个公约进行了审订,而且通过了有关中立问题和海战法规等10个公约:《限制用兵力索债公约》《关于战争开始公约》《陆战时中立国及其人民之权利义务公约》《关于战争开始时敌国商船地位之公约》《关于商船改充战舰之公约》《敷设自动水雷公约》《战时海军轰击公约》《海战时限制行使捕获权的公约》《关于设立国际捕获物法庭公约》《海战时中立国权利义务公约》。会议还在重申上次会议关于禁止空投爆炸物声明的基础上发表了宣言。从总体上说,两次会议在最为关键的裁军问题上没有丝毫建树,而且在制止不断增长的战争危机方面也无所作为。因而,它们不过是列强玩弄的一场“和平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