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进入最强盛时期:《奈梅根和约》(1678年)

法国进入最强盛时期:《奈梅根和约》(1678年)

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开始亲政。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国王,路易十四的霸权野心较其先辈更甚。但是,当时法国国内的糟糕状况却束缚着他的手脚。为了推行其欧洲霸权计划,路易十四亲政后立即着手振兴财政,他任命重商主义者柯尔培尔主抓财政。经过柯尔培尔的努力,法国濒临破产的财政很快得到好转。在不到八年的时间里,法国经济普遍繁荣,商业贸易显著增长,国力明显增强。与此同时,柯尔培尔还为法国建立了一支有众多战舰的海军以及数目庞大的骑兵和炮兵。这样,法国的对外扩张战略便有了基础。

路易十四首先把西班牙作为目标。1667年,法国借口遗产问题,向西班牙发起战争。在路易十四的亲自指挥下,法军一路过关斩将,节节胜利。然而,就在此时,法国过去的盟友英国、荷兰和瑞典慑于法国扩张对它们的威胁,匆匆结成同盟,站在西班牙一方反对法国。在三国的调停下,路易十四只好于1668年和西班牙在亚琛签订了停战和约,确保了西班牙对西属尼德兰的管制权。

通过这个停战和约,法国虽夺取了部分西属尼德兰领土,但距离其实现天然国界的目标相去甚远。因此,路易十四并未打消进攻计划,他仍在积极备战,待机发动新的对外战争,而这次的目标指向了荷兰。路易十四打算用战争将法国东北部国界扩展到莱茵河,并尽可能地削弱荷兰的海上贸易优势。在吸取了上次战争中因疏忽外交斗争而使自己处于不利的教训后,路易十四决定于战前展开外交攻势,拆散英、荷、瑞三国同盟。当时的国际形势为英法联盟创造了有利条件。1670年,法英秘密签订《多佛尔密约》。随后,法国又与瑞典恢复了盟友关系。在各项准备充分的前提下,法国向荷兰宣战。1672年3月,法国12万大军向荷兰进攻,战争在海战场和陆战场同时展开。在海上,英法联合舰队与荷兰舰队各有胜负;而在陆上,荷兰虽挡住了英法的进攻,但不利局面却日益加剧。只是在威廉三世被任命为陆海军统帅以后,荷兰的危急局势才因他的出色战绩而得到缓解。

为了战胜英法,取得执政地位的威廉积极发动外交攻势,先后和奥地利、西班牙结成同盟。之后,他又利用英国国内的复杂矛盾,诱使英国与其结盟。这样,当瑞典于1675年被打败之后,法国的同盟彻底瓦解。为了保住已经取得的战果,法国同意与荷兰和谈,在1678年与其签订了《奈梅根和约》。和约规定,法国交还其侵占的全部荷兰领土,恢复两国战前边界,荷兰商船有权同法国及其敌国进行充分的自由贸易。尽管根据和约,法国未实现对荷战争的原定计划,但是路易十四却凭借外交手段在欧洲谋得更多的利益。并且,法国借当时欧洲各国纷纷恐法之机,利用和约尽力扩大其实力政策的影响。面对路易十四的嚣张气焰,欧洲国家或因自身衰弱,或因力量受到牵制,只能忍气吞声,听从法国摆布。《奈梅根和约》大大鼓舞了推行欧洲霸权政策的法国,是法国在欧洲最强盛时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