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吉达条约》(1927年)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吉达条约》(1927年)

沙特阿位伯以“石油王国”著称,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和销售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历史上,鼎盛时期的阿拉伯帝国版图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中国史书将其称为大食。11世纪,阿拉伯帝国衰落后,它曾于16世纪为奥斯曼帝国所统治。19世纪遭到英国侵入时,沙特地区分为汉志和内志两部分。

“一战”结束以后,英国加强了对该地区的政治控制。在实现自己的殖民计划过程中,英国最大的对手是战后崛起的内志王国。20世纪初,伊本·沙特成为沙特家族的首领,他率领沙特人击败对手,恢复了其在内志的统治地位。“一战”期间,以英国、法国等为首的协约国和以德意志和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在欧洲两线作战,急需有生力量来牵制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势力。1915年,英国与伊本·沙特签订《乌凯尔条约》,要求他同意不与其他国家签订协议、进行谈判和提供租让权,不侵犯英国在阿拉伯半岛的“保护地”,以此换取英国对伊本·沙特对内志等地的统治。根据条约,伊本·沙特还与英国结成盟国,反对奥斯曼帝国支持下的处于阿拉伯半岛北部的拉希德家族。

伊本·沙特雄才大略,并不满足于统领内志,而是立志统一阿拉伯半岛,这一愿望也得到了阿拉伯人民的热情支持。“一战”结束后,已显出疲态的英国无法完全抑制各地蓬勃发展的民族独立运动,不得不调整原有策略。1921年7月,伊本·沙特主持召开会议,决定利用战后英国受反帝斗争牵制的有利时机,开展统一阿拉伯半岛的行动。接着,伊本·沙特率军亲征,先后夺得半岛北部和西南的阿西尔。在疆域扩大、力量大增之后,内志将下一个目标定为受英国支持的汉志王国。1924年3月,汉志国王自封为“哈里发”,妄想成为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此举不仅激起穆斯林的强烈抗议,而且由于国际名誉败坏,英国也与它拉开了距离。这对内志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它毅然向汉志发起进攻。1925年12月,汉志灭亡。次年1月,伊本·沙特宣布自己为汉志国王和内志苏丹,10月将阿西尔确定为保护国。至此,伊本·沙特基本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1927年5月,伊本·沙特和英国在吉达签订友好条约。《吉达条约》废除了英国的特权,宣布承认了伊本·沙特领导的国家获得“完全和绝对的独立”。1932年9月,内志、汉志及其属地被正式定名为沙特阿拉伯王国,一个新的政教合一的君主专制国家进入了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