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巴尔干国家集团的形成:《布加勒斯特和约》(1913年)
2025年08月10日
两个巴尔干国家集团的形成:《布加勒斯特和约》(1913年)
帝国主义列强在巴尔干的插手,给巴尔干的分裂埋下了祸根。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在有关领土分配问题上,塞尔维亚、希腊与保加利亚发生了冲突,巴尔干联盟由此破裂。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和希腊签订了反保加利亚的《同盟条约》,规定“遇有来自保加利亚方面的进攻威胁时,两国共同对保作战”。之后,罗马尼亚也加入了这一同盟。
被塞军押送到贝尔格莱德的土军战俘
在此形势下,保加利亚只好求助于外援,遭到俄国拒绝后,它转而要求奥匈帝国予以支持,并如愿以偿。1913年6月29日夜,保加利亚突然向塞尔维亚和希腊进攻,拉开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序幕。战争开始后,罗马尼亚和门的内哥罗先后加入塞希一方对保作战。7月16日,土耳其也向保加利亚发动攻击。于是,保加利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奥匈帝国原本打算出兵支援保加利亚,但由于德国持反对态度,只好保持中立。孤立无援的保加利亚在战火燃起一个月后便被迫求和。1913年7月30日,交战双方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召开和会。8月10日,双方达成协议,签订了《布加勒斯特和约》。按照条约,塞尔维亚和希腊获得新的领土,保加利亚则丢掉了部分土地。
由于和约是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干预下签订的,因此,它未能给巴尔干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定,两个巴尔干国家集团的形成便是这种形势的真实写照。塞尔维亚、希腊和罗马尼亚在英、法、俄的支持下组成联盟,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在德、奥、意的支持下组成另一个联盟。两个联盟彼此威胁,使该地区的形势更加复杂和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