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遭到瓜分:《柏林会议议定书》(1885年)

刚果遭到瓜分:《柏林会议议定书》(1885年)

19世纪70年代后,世界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殖民者对于殖民地的掠夺更加疯狂。处于赤道非洲中心地区的刚果河流域因富饶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地位而引来列强贪婪的目光。从1879年到1884年,比利时在刚果建立了22个工作站,强迫当地酋长签订了约450项条约,其势力扩展到整个刚果河流域的中上游地区。此外,法国也在积极地向刚果河流域扩张。1862年,法国侵占了加蓬的沿海地区。1875年到1879年,法国又派出海军军官布拉柴率一队人马从加蓬向内地的刚果河流域推进。他们每经过一个地方就强迫当地酋长签订保护条约,建立基地,很快就在刚果河西岸的广大地区占据了优势。

对于法国和比利时在刚果河地区的势力发展,英国既眼红又有所不甘。1884年2月26日,英国与在刚果河口地区占据优势的葡萄牙订立条约,承认葡萄牙对刚果河口两岸拥有占有权,而葡萄牙则承认英国在这一地区与葡萄牙有同等贸易的权利。《英葡条约》将比利时和法国封锁在了刚果内陆地区,自然遭到二者的反对。与此同时,另外两个大国——德国和美国为了限制英国在该地区的影响,也支持比利时反对《英葡条约》。于是,刚果成为列强争夺的中心。

在法德等大国的压力下,英国和葡萄牙只好放弃了《英葡条约》,并同意将刚果问题提交国际会议解决。1884年11月15日,由德国发起的国际会议在柏林召开,参加会议的有英、法、比、德、葡、美、俄等14个国家。德国首相俾斯麦主持了会议。出于染指刚果的目的,大国间斗争激烈。会议一直进行到1885年2月26日。经过妥协,会议最后签订了《柏林会议议定书》(也称《非洲会议最后议定书》)。《议定书》规定了比利时对刚果河口地区的占领;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取得领地,必须通知与会的其他国家;要求保证刚果河流域的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以及刚果河和尼日尔河的航行自由;等等。虽然除比利时外,其他列强未分得刚果领土,但是它们却得到了在刚果进行贸易、航行等权利。因此,可以说,在这个协定书的背后,是列强瓜分刚果的赤裸裸的强盗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