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人民和西班牙殖民者之间的休战:《桑洪条约》(1878年)
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的古巴以盛产蔗糖闻名。从16世纪初开始,它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在被西班牙征服的初期,古巴原有的居民——印第安人遭到殖民者的大规模杀戮和虐待,几乎消灭殆尽。在蔗糖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古巴种植园主和畜牧业主要求取得更大的权益,但当时这种权益完全掌握在一小撮殖民者手中。因此,二者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与此同时,古巴种植园主和畜牧业主要承担不断加重的各种赋税。据统计,1849年西班牙在古巴征税1250万比索,1860年达2714万比索,1867年则猛增到3285万比索。由于殖民者的横征暴敛和美国禁止进口部分古巴产品,古巴的民族经济在19世纪中叶受到严重冲击,导致许多种植园主和畜牧业主的破产。此外,奴隶和木匠、瓦匠、裁缝等手工业者生活则极度贫困,他们同西班牙殖民者的矛盾也呈加剧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推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成为古巴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
起义军挺进哈瓦那
随着独立运动条件的逐渐成熟,1867年7月,古巴人弗朗西斯科·维森特·阿吉莱拉在奥连特省巴亚莫组织“独立委员会”,宣布以武力驱除西班牙殖民者,实现古巴的彻底独立。到1868年,该组织迅速发展到奥连特省和卡马圭省内的各大城市。9月,西班牙国内自由派发动革命。这为古巴独立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此前不久,“独立委员会”已就起义进行了筹划和准备。
10月10日清晨,38名种植园主在奥连特省亚拉附近的迪马哈瓜制糖场宣布古巴独立,并发表了《独立宣言》。宣言指出:“西班牙以血腥的铁腕政策统治古巴岛。他们不但滥用职权,随心所欲地征收赋税,使古巴人民的财产得不到保障,而且还剥夺了古巴岛人民的一切政治、行政和宗教信仰的自由。”宣言宣布了武装起义的宗旨:“我们要自由与平等,这是我们崇拜的两个原则;我们主张保障人民的普选权;我们要通过赔偿解放奴隶;我们要同友好国家自由贸易;我们要成为颁布法律和摊派捐税的全权代表。总之,我们要成为独立的国家。”从根本上说,宣言反映了古巴种植园主的政治和经济要求。
起义的消息传开以后,古巴人民特别是黑人奴隶积极参军,很快组成了第一支由147人组成的武装力量。10月11日,在塞斯佩德斯的带领下,起义军向亚拉进军,途中与西班牙殖民军交火。虽然只剩下12人,但塞斯佩德斯并不气馁。经过人员补充,起义军继续前进,随后攻克巴亚莫城,并以该城为基地,成立以塞斯佩德斯为首的共和政府。在塞斯佩德斯领导起义期间,古巴各地人民也纷纷响应,到1868年底,起义军增加到1.2万余名,革命之火已在古巴东部地区熊熊燃起。
面对这种形势,西班牙殖民者开始率军征讨。起义军被迫分散到奥连特、卡马圭和拉斯维亚斯省的广大农村,展开小规模的游击活动。为了统一作战部署和制定革命纲领,1869年4月10日,塞斯佩德斯在卡马圭省的圭马罗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古巴第一部共和国宪法,规定古巴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会议选举塞斯佩德斯为总统。由于在是否废除奴隶制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看法,塞斯佩德斯在1873年10月被免去总统职务,同时组成新的内阁。新政府建立后,立即决定摧毁殖民军在西部地区的基地。1874年,起义军向西突进,频频告捷。但当起义军到达拉斯维亚斯省时,内部出现了混乱,西进计划不得不终止。
1877年3、4月间,2.5万名西班牙增援部队进入拉斯维亚斯省和奥连特省。殖民军统帅通过军事进攻和分化瓦解的两面政策,使起义军陷于被动。9月,起义军战败;11月,古巴共和国总统被俘。此时,共和国政府中的部分种植园主出身的官员和资产阶级议员发生动摇。1878年2月8日,他们召集会议,宣布解散议会,成立“中央革命委员会”。2月10日,中央革命委员会派代表与西班牙殖民都督在卡马圭省西南的桑洪举行谈判,签订了《桑洪条约》。条约共8条,主要规定:古巴立即宣布停止武装斗争,西班牙同意对古巴的行政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大赦,并给参加起义斗争的黑人奴隶和亚洲人以自由,等等。之后,起义军放下了武器,起义军将领被迫流亡海外,其财产被没收。
条约的签订并不代表古巴人民放弃了争取独立的努力。事实上,这只是古巴人民和西班牙殖民者之间的一次休战。1895年,在一批杰出爱国领袖的领导下,古巴人民又发动了第二次独立战争。到了1898年,西班牙在古巴的统治已岌岌可危。此时,美国出于霸占古巴的目的,对西班牙宣战。这样,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领导的第二次独立战争就由解放战争演变为西班牙和古巴、美国之间性质复杂的战争。对于美、西双方而言,这是一次争夺殖民地的非正义战争。而对于古巴来说,它仍是独立战争的继续。1902年,经过几十年斗争的古巴终于实现了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