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罗马帝制的建立:“前三头同盟”(公元前60年)和“后三头同盟”(公元前43年)

加快罗马帝制的建立:“前三头同盟”(公元前60年)和“后三头同盟”(公元前43年)

公元前6世纪中叶,古罗马开始形成阶级社会和国家。公元前509年,罗马王政时代结束,建立共和国,意大利半岛基本上统一。公元前3世纪中叶至公元前2世纪中叶,通过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等多次侵略战争,罗马征服了迦太基(北非)、西班牙大部分及马其顿、希腊和小亚细亚等地,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国。罗马长期东征西伐造成的一个结果是元老贵族不可一世的军政势力大大减弱,而罗马的有产者不仅借助战争获得了大量财富,他们的政治地位也在战争中得到不断提升,其中有些暴发户已不能满足于从战争中所获得的巨大财富,他们有更大的野心,要成为罗马的执政官。从这时开始的罗马帝国内部权力之争日趋激烈。公元前82年,贵族苏拉以军队和贵族为后盾,成为罗马帝国的独裁者。他统治期间力图恢复元老院的贵族统治,并制定一些认为可以持久的改革方针,但是他死后人们很快就忘记了他的法律,而把他的独裁作为榜样,纷纷效仿。苏拉以后最具影响力的3位执政官是克拉苏、庞培和恺撒。

克拉苏和庞培是在苏拉统治下服过役的两名将军,他们在政治上都怀有超过他们老帅的野心。公元前70年,他们在无产者、骑士和他们自己的军队的支持下,威吓元老院,从而被选为执政官。庞培因不断取得侵略战争的胜利而获得了名将的声望,而克拉苏则通过贩卖奴隶和银矿使自己更加富有。他们两人都渴望获取更多政治上的荣誉。

恺撒出身没落的贵族家庭。青年时期曾任财务、监察和祭司等一般官职,公元前61年出任西班牙总督,在西班牙建立起一支军队,征服了西班牙的几个部落,得到罗马元老院的赏识,是一位相当有影响的政客。为寻求做更大事业的机会,公元前60年,恺撒辞去西班牙总督的职务,赶回罗马竞选执政官。等他到达罗马后发现当时的政局是控制在3个人——卡托、庞培和克拉苏手中,后二人又与前者为敌。恺撒由于在西班牙的成功,本来竞选胜利在望,但是因为受到了卡托的反对,而终告失败,恺撒也变成了卡托的政敌。于是,公元前60年,恺撒、庞培和克拉苏结成了秘密政治同盟,史称“前三头同盟”,以共同反对卡托。他们彼此间达成了默契,庞培和克拉苏支持恺撒出任执政官,而其条件是恺撒任政后,必须满足两人提出的要求。这样一种同盟只是在他们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为保存实力而确立的暂时性的松散同盟,一旦有一方实力增强到超过其他两方,这种妥协的同盟就只能自然解体。

公元前59年,恺撒在克拉苏和庞培协助下当选为执政官。恺撒在任职期间的有效治理使他在民众中赢得了很高的威望。次年,他出任高卢总督,经过9年的征战,开拓了罗马的疆土。恺撒的这些胜利,震惊了罗马元老贵族,也激起了庞培、克拉苏的嫉妒。公元前53年,克拉苏出征安息阵亡。公元前49年,元老院下令解除恺撒军权并召其回国,恺撒乘机发动军事政变,迅速向意大利进军,庞培和元老贵族措手不及,渡海逃奔希腊。次年恺撒率兵追击,在希腊的法萨罗战役中,打败了庞培。公元前46~前45年间,恺撒彻底消灭了庞培的残余势力。前三头同盟的解体,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解体和走向帝制的步伐。恺撒于公元前44年获得了罗马执政官、保民官和独裁官等要职,建立了独裁统治。

恺撒的独裁并没有消除共和传统和习惯势力。公元前44年,恺撒被元老院共和派所收买的恺撒亲信布鲁图斯刺死。恺撒死后,安东尼成为恺撒派主要头目,出兵镇压了因恺撒葬礼而引发的平民和奴隶暴动。由于安东尼领导下的恺撒派缺乏对夺权斗争的统一筹划,以西塞罗为首的元老院的地位有所增强。恺撒的养子屋大维在恺撒遗嘱中被指为继承人。这位年仅18岁的青年具有非同凡响的胆略,他利用恺撒留给他的声望和财产,收揽人才,扩充实力,拉拢民众,很快成为可以与安东尼相抗衡的实力派人物。

公元前43年春,安东尼出任高卢总督的要求遭到元老院拒绝后,便出兵抢夺权力,将原高卢总督围于穆提那城,屋大维在元老院的支持下出兵解了穆提那之围。安东尼失败后与恺撒派另一重要将领雷必达联合起来,屋大维在胜利后则以武力强行当上了罗马执政官。公元前43年秋,屋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结成同盟,史称“后三头同盟”。三方通过这一同盟瓜分了罗马共和国:安东尼统治高卢,屋大维控制非洲、西西里和撒丁尼亚,雷必达得到西班牙,意大利和罗马由3人共治。3人还获得了“建设国家的三头”之衔,在5年内有处理国务的全权,罗马共和制已名存实亡。公元前40年,在清除了元老院的共和派贵族势力后,三头再次划分了势力范围:安东尼统治东部,屋大维坐镇罗马,统治意大利和高卢,雷必达统治北非。公元前36年,屋大维突然解除了雷必达的军权,三头鼎立遂变成两雄对峙。公元前32年,“三头”分治协议5年期满后,屋大维与安东尼公开决裂。公元前31年9月,屋大维与安东尼大战于希腊的阿克兴海角。最终屋大维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日后他主宰帝国全境的权势。公元前30年夏,屋大维进军埃及,包围亚历山大里亚,安东尼自杀,埃及遂被并入罗马。公元前27年,屋大维获得元老院赠予的“奥古斯都”的尊号,成为名副其实的罗马皇帝。罗马奴隶制也从共和进入到帝制的新阶段。

“三头”同盟只是在势均力敌情况下三方的一种妥协形式,在暂时和平的背后则是三方积极扩充实力为独霸罗马积聚力量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