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在美洲的彻底败北:《美西巴黎和约》(1898年)

西班牙在美洲的彻底败北:《美西巴黎和约》(1898年)

早在16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便侵占了古巴。古巴人民不堪忍受残酷的经济剥削和严重的经济压迫,从19世纪开始,不断举行大规模的起义。1868年10月10日,古巴奥连特省亚拉甘蔗种植场发生武装起义,拉开了古巴30年战争的序幕。1869年4月,起义军颁布宪法,宣布成立“自由古巴”共和国。从1873年起,战争形势逆转,恶劣的战争环境引起革命阵营的分裂。1878年2月,起义军和西班牙殖民当局签订了妥协性的《桑洪条约》。

但是,革命并未就此结束。1879年8月,起义之火再次燃起。然而,由于准备不足,在西班牙2.5万精锐部队的镇压下,起义归于失败。两次惨痛的经历给了古巴革命者深刻的教训。为了避免军队的涣散和分裂,古巴民族英雄何塞·马蒂(1853~1895)奔走美洲各地,积极组织革命力量。1893年4月,他在美国正式组成了统一的古巴革命党。1895年2月24日,奥连特省爆发独立战争,30年解放战争进入了第三阶段。9月,古巴共和国政府在东古巴成立;10月,古巴解放军从古巴岛的东端开始向西挺进。次年,革命之火蔓延到全国的6个省份,西班牙殖民者遭到了沉重打击。1897年11月,西班牙政府不得不同意古巴自治。

正当古巴革命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关键时刻,美国开始了武装干涉。事实上,美国早就在关注着古巴国内革命的发展。因为古巴的革命战争不仅破坏了古巴与美国的贸易,也威胁着美国人在那里的投资。但让美国人挠头的是,怎样才能使介入行动显得合情合理。也许真是机缘巧合,一场意外事故为美国人提供了出兵的借口。1898年2月15日夜晚,一艘停泊在哈瓦那港口的军舰“缅因”号突然发生爆炸,舰上354名官兵中有266人在爆炸中丧生。虽然事故原因并未调查清楚,但美国一口咬定此事为西班牙所为,西班牙政府百口难辩。4月29日,美国打着援助古巴独立的旗号向西班牙正式宣战。

美西战争中美军进攻古巴圣地亚哥

在古巴解放军的支持下,美军于1898年7月16日攻占古巴首都圣地亚哥城,西班牙很快战败投降。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西班牙政府于7月18日恳请法国出面调停,表示愿与美国议和。在7月30日的答复中,美国提出了议和的条件:西班牙放弃古巴;将波多黎各以及马里亚纳群岛中的某个岛屿让与美国;在菲律宾归属未定之前,由美军占领马尼拉及其港湾。万般无奈的情势下,西班牙答应了美国的要求。8月12日,西班牙委托法国驻美大使与美国订立了停战协议。10月1日,双方在巴黎开始举行和谈。和谈中,美国不但将古巴代表排除在外,甚至不准古巴起义军进入首都。至此,美国露出了其“司马昭之心”。12月10日,美西签订了《美西巴黎和约》。根据和约,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并偿付古巴的外债;美国对古巴实行军事占领。通过该和约,美国夺得了西属大片殖民地,它在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