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型
口蹄疫病毒基因组变异频繁,不同分离株以及同一毒株不同代次之间存在明显的核苷酸差异。根据病毒抗原的差异,口蹄疫病毒分为7 个血清型,各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依据病毒分子遗传演化,在同一血清型中可分为不同的基因型/拓扑型,基因型不仅可明确反映各毒株之间的亲缘关系,而且进一步反映了不同分离株的遗传关联和地域特征。
(一)O 型
此血清型包括8 个拓扑型,分别为中国型(Cahtay)、中东-南亚型(Middle East-South Asia,ME-SA)、东南亚型(South East Asia,SEA)、欧洲-南美型(Europe-South America,Euro-SA)、印尼1 型(Indonesia-1,ISA-1)、印尼2 型(Indonesia-2,ISA-2)、东非型(East Africa,EA)和西非型(West Africa,WA)。O 型是口蹄疫病毒临床分离毒株中最常见的血清型,其中近年来大多数分离株属于ME-SA 拓扑型中的泛亚谱系。而我国最近流行的O/MYA98毒株属于SEA 拓扑型中的Mya98 谱系。该谱系还包括以前称之为耿马谱系(GML)的1997年GM 毒、2002年GM 华南支系及2003年GM 北方支系的流行毒株。
(二)AsiaI 型(亚洲I 型)
对此型口蹄疫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其变异程度较低,不同毒株间核苷酸差异仅为15.6%,比其他血清型中不同病毒分离株间核苷酸差异低,因此现在没有将其分为不同的基因型/拓扑型。
(三)A 型
此型口蹄疫病毒包括3 个地域分明的拓扑型,分别为欧洲-南美型(Euro-SA)、亚洲型(Asia)和非洲型(Africa)。
(四)C 型
此型主要分为8 个拓扑型,分别为欧洲型(Euro)、南美型(SA)、菲律宾型(Philippines)、安哥拉型(Angola)、中东-南亚型(ME-SA)、斯里兰卡型(Sri-Lanka)、东亚型(EA)和塔吉克斯坦型(Tadzhikistan)。
(五)SAT1 型(南非1 型)
主要分为3 个拓扑型,分别为发生于津巴布韦东南部和南非的I 型(SEZ),发生于津巴布韦西部、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的Ⅱ型(WZ),发生于津巴布韦西北部、赞比亚和马拉维的Ⅲ型(NWZ)。
(六)SAT2 型(南非2 型)
主要分为2 个拓扑型。1981—1991年的津巴布韦的毒株属于一个拓扑型,另一个是流行于整个南非地区并扩散到东亚和中东地区的毒株。与SAT1 和SAT3 型不同的是,SAT2 型的2 个拓扑型似乎不存在地缘性关系。
(七)SAT3 型(南非3 型)
主要分为3 个拓扑型,即津巴布韦东南部及南非(Ⅰ-SEZ)、津巴布韦西部及博茨瓦纳(Ⅱ-WZ)、津巴布韦西北部及马拉维(Ⅲ-NWZ),其地域分布与南非1 型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