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流行病学

2.1 流行病学

2.1.1 传染源

感染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的牛。感染牛和发病牛的皮肤结节、唾液、精液等含有病毒。

2.1.2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吸血昆虫(蚊、蝇、蠓、虻、蜱等)叮咬传播。可通过相互舔舐传播,摄入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也会感染该病,共用污染的针头也会导致在群内传播。感染公牛的精液中带有病毒,可通过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传播。

2.1.3 易感动物

能感染所有牛,黄牛、奶牛、水牛等易感,无年龄差异。

2.1.4 潜伏期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潜伏期为28 天。

2.1.5 发病率和病死率

发病率可达2%~45%。病死率一般低于10%。

2.1.6 季节性

该病主要发生于吸血虫媒活跃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