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试验方法
4.1 加稀释液
在血凝板上1~6 排的1~9 孔;第7 排的1~4 孔第6~7 孔;第8 排的1~12 孔各加稀释液50 μL。
4.2 稀释待检血清
取1 号待检血清50 μL 加入第一排第一孔,并将塑咀插入孔底,右手拇指轻压弹簧1~2 次混匀(避免产生过多的气泡),从该孔取出50 μL 移入第二孔,混匀后取出50 μL 移入第三孔……直至第九孔混匀后取出50 μL 丢弃。此时第一排第一至第九孔待检血清的稀释度(稀释倍数)依次为1∶2(1)、1∶4(2)、1∶8(3)、1∶16(4)、1∶32(5)、1∶64(6)、1∶128(7)、1∶256(8)、1∶512(9)。
取2 号待检血清加入第二排;取3 号待检血清加入第三排……均按上法稀释,注意:每取一份血清时,必须更换塑咀一个。
4.3 稀释阴性对照血清
在血凝板的第七排第一孔加阴性血清50 μL,对倍稀释至第四孔,混匀后从该孔取出50 μL 丢弃。此时阴性血清的稀释倍数依次为1∶2(1)、1∶4(2)、1∶8(3)、1∶16(4)。第六至第七孔为稀释液对照。
4.4 稀释阳性对照血清
在血凝板的第八排第一孔加阳性血清50 μL,对倍数稀释至第十二孔,混匀后从该孔取出50 μL 丢弃。此时阳性血清的稀释倍数依次为1∶2~1∶4 096。
4.5 加血凝抗原
被检血清各孔、阴性对照血清各孔、阳性对照血清各孔、稀释液对照孔均各加O 型血凝抗原(充分摇匀,瓶底应无血球沉淀)25 μL。
4.6 振荡混匀
将血凝板置于微量振荡器上1~2 min,如无振荡器,用手轻拍混匀亦可,然后将血凝板放在白纸上观察各孔红血球是否混匀,不出现血球沉淀为合格。盖上玻板,室温下或37℃下静置1.5~2 h 判定结果,也可延至翌日判定。
4.7 判定标准
移去玻板,将血凝板放在白纸上,先观察阴性对照血清1∶16 孔,稀释液对照孔,均应无凝集(血球全部沉入孔底形成边缘整齐的小圆点),或仅出现“+”凝集(血球大部沉于孔底,边缘稍有少量血球悬浮)。
阳性血清对照1∶2~1∶256 各孔应出现“++”—“+++”凝集为合格(少量血球沉入孔底,大部血球悬浮于孔内)。
在对照孔合格的前提下,再观察待检血清各孔,以呈现“++”凝集的最大稀释倍数为该份血清的抗体效价。例如1 号待检血清1~5 孔呈现“++”至“+++”凝集,第六至第七孔呈现“++”凝集,第八孔呈现“+”凝集,第九孔无凝集,那么就可判定该份血清的口蹄疫抗体效价为1∶128。
接种口蹄疫疫苗的猪群免疫抗体效价达到1∶128(第七孔)牛群、羊群免疫抗体效价达到1∶256(第八孔)呈现“++”凝集为免疫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