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学诊断
2025年10月13日
一、病原学诊断
病原的分离鉴定是国际贸易中规定的检测方法,生化试验也是可以准确区分胎儿亚种和性病亚种的一种手段。另外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分子方法也可用来检测胎儿弯曲杆菌,也适宜做不同亚种的鉴定。
(一)病原分离鉴定
将新鲜病料涂片,以革兰氏染色法镜检,若见呈逗号形、S 形和螺旋形的彼此互相分离的弯曲杆状细菌,可做出初步诊断。典型的胎儿弯曲杆菌两端具有鞭毛,可以向两极运动,不过此种特性在多次传代培养中消失。也可将样品接种于培养基上,可用的培养基有基础培养基、脑-心-血琼脂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接种后的培养基置37℃条件下,5%O2、10%CO2 和85%N2 混合气体环境内培养5~7 d。胎儿弯曲杆菌生长缓慢,特别是样品中有杂菌污染时。培养5 d 以后,菌落直径一般为1~3 mm,通常呈粉红色,圆形、凸起、表面光滑、发亮、边缘规则。对照胎儿弯曲杆菌的生化特性特点,进一步进行鉴定。
(二)分子诊断技术
选用胎儿弯曲杆菌两个亚种兼备的编码碳饥饿蛋白的基因和性病亚种特有编码parA 同簇体的基因作为靶基因,建立多重PCR 和荧光PCR,可对胎儿弯曲杆菌种的诊断和性病亚种的鉴别诊断。国内报道的是以自己设计的引物和荧光素标记的探针检测SapA 基因建立的荧光PCR。
胎儿弯曲杆菌的血清学诊断包括ELISA、阴道黏液凝集试验,两种方法都可以用于监测牛群中胎儿弯曲杆菌的感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