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学特征与培养特性
2025年10月13日
二、形态学特征与培养特性
(一)形态与染色
该类支原体均为无细胞膜的细小、多形性微生物,平均大小为300~500 nm,菌体界限膜由3 层薄膜组成,胞质中充满颗粒状核糖体,丝状体细胞内也有多少不等的颗粒。革兰氏染色阴性,用吉姆萨、卡斯坦奈达或美蓝染色,着色较好。光镜下菌体呈球状、棒状、环状、梨状、纺锤状及灯泡状等多种形态,菌体大小差异较大。在有的菌膜上,可见2~4 个或更多深染的“极点”。电镜下菌体多呈圆形、椭圆形或丝状,其形态种类远比光镜下所见的为少。
(二)培养特性
该类支原体在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在有血清、葡萄糖、酵母液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如接种Thiaucourt 氏培养基和改良氏培养基。平板培养基最好放在含5%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培养。生长物呈水滴状、大小不等的圆形菌落,荷包蛋状,中间有“脐”。菌落中央呈浅的黄棕色,四周半透明,边缘光滑。在加有血清的马丁肉汤内生长良好,经此培养液传3~4 代,再在培养基上划线,挑单菌落,可得到纯培养物。
(三)生化特性
该类支原体有液化凝固血清的能力,发酵葡萄糖,不水解精氨酸,不分解尿素,膜斑试验阳性,能还原美蓝,不吸附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