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学诊断
2025年10月13日
一、病原学诊断
(一)病毒分离培养
小反刍兽疫病毒可用羔羊原代肾细胞或Vero 细胞培养分离。将采集的可疑病料(棉拭子提取液、抗凝血离心后的白细胞层、10%的组织悬液)接种于单层细胞培养物,逐日观察细胞病变,接种5~7 d 感染细胞圆化、聚集,最终形成合胞体。在Vero 细胞,有时很难见到合胞体,或合胞体极小。若对感染的Vero 细胞染色,可见小的合胞体。若第一代培养物没有出现细胞病变,可盲传3 代,若有病毒存在,盲传后可出现细胞病变。分离的病毒可用免疫捕获ELISA、病毒中和试验或RT-PCR 进行鉴定。
(二)病毒抗原检测
选用小反刍兽疫病毒全病毒抗原或重组N、H 蛋白制备特异性高亲和力的多克隆抗体或单克隆抗体,建立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免疫捕获ELISA、对流免疫电泳、免疫荧光试验和免疫化学试验等方法检测小反刍兽疫病毒抗原。
(三)分子生物学检测
目前,小反刍兽疫病毒分子诊断技术中最常用的是RT-PCR、荧光PCR等。小反刍兽疫病毒的N 基因和F 基因是基因组中比较保守的序列,各种分子诊断方法多选择这2 个基因片段用于分子诊断的靶标,也有选择H 和M基因用于病毒鉴别诊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