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学诊断
(一)羊口疮病毒分离鉴定
该病病毒能在胎羊皮肤细胞、羊和牛的睾丸细胞、胎羊和胎牛的肾细胞,以及人羊膜细胞、Hela 细胞的培养物中生长繁殖,并产生细胞病变。采集水疱皮或脓包、痂垢等进行除菌处理后,接种于羔羊和犊牛的原代或次代睾丸单层细胞,培养并观察是否有特征性病变。一般在接种后72~120 h,75%细胞出现圆缩、聚集、空洞等病变现象。
(二)分子诊断技术
羊口疮病毒分子诊断技术中最常用的是PCR 技术。羊口疮病毒基因组中的B2L 基因作为特有基因序列具有高度保守性,各种分子诊断技术多选择该片段作为检测靶标。也有的研究者以VIR、gORF011 等保守基因序列作为目标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