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操作方法
3.1 预备试验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必须最优化组合该ELISA,即试验所涉及的各种试剂,包括包被抗体、检测抗体、酶结合物、阳性对照抗原都要预先测定,计算出它们的最适稀释度,既保证试验结果在设定的最佳数据范围内,又不浪费试剂。使用诊断试剂盒时,可按说明书指定用量和用法。如试验结果不理想,重新滴定各种试剂后再检测。
3.2 包被固相
3.2.1 FMDV 各血清型及SVDV 兔抗血清分别以包被缓冲液稀释至工作浓度,然后按图3-1<Ⅰ>所示布局加入微量板各行。每孔50 μL。加盖后37℃振荡2 h。或室温(20~25℃)振荡30 min,然后置湿盒中4℃过夜(可以保存1 周左右)。
3.2.2 一般情况下,牛病料鉴定“O”和“A”两个型,某些地区的病料要加上“亚洲-I”型;猪病料要加上SVDV。
定型ELISA 微量板包被血清布局<Ⅰ> 、对照和被检样品布局<Ⅱ>

试验开始,依据当天检测样品的数量包被,或取出包被好的板子;如用可拆卸微量板,则根据需要取出几条。在试验台上放置20 min,再洗涤5 次,扣干。
3.3 加对照抗原和待检样品
3.3.1 布局
空白和各阳性对照、待检样品在ELISA 板上的分布位置如图3-1<Ⅱ>所示。
3.3.2 加样
3.3.2.1 第5 和第6 列为空白对照(C-),每孔加50 μL 稀释液A。
3.3.2.2 先将各型阳性对照抗原分别以稀释液A 适当稀释,然后加入与包被抗体同型的各行孔中,C++为强阳性,C+为阳性,可以用同一对照抗原的不同稀释度。每一对照2 孔,每孔50 μL。
3.3.2.3 按待检样品的序号(S1、S2……)逐个加入,每份样品每个血清型加2 孔,每孔50 μL。37℃振荡1 h,洗涤5 次,扣干。
3.4 加检测抗体
各血清型豚鼠抗血清以稀释液A 稀释至工作浓度,然后加入与包被抗体同型各行孔中,每孔50 μL。37℃振荡1 h。洗涤5 次,扣干。
3.5 加酶结合物
酶结合物以稀释液B 稀释至工作浓度,每孔50 μL。37℃振荡40 min。洗涤5 次,扣干。
3.6 加底物溶液
试验开始时,按当天需要量从冰箱暗盒中取出OPD,放在温箱中融化并使之升温至37℃。临加样前,按每6 mL OPD 加3%双氧水30 μL(一块微量板用量),混匀后每孔加50 μL。37℃振荡15 min。
3.7 加终止液
显色反应15 min,准时加终止液1.25 mol/L H2SO4。50 μL/孔。
3.8 观察和判读结果
终止反应后,先用肉眼观察全部反应孔。如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孔的显色基本正常,再用酶标仪(492 nm)判读OD 值。